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以阅读促写作的方法初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阅读促写作的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4)05-085-03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在我们的课堂大多是重阅读轻写作,课堂上学生读得很好,对文本的理解也很透彻,可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教室里总有唉声叹气,眉头紧皱、动笔摇头的同学,总有只是把作文写完了但根本不按方法去写的同学,作文语言过于直白简单,不具体,更谈不上生动优美,全文情感淡薄,难易引发读者产生共鸣。为了解决阅读与写作割裂的问题,笔者建议语文教师一定要巧妙抓住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相互促进,使学生养成一种习惯——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体裁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很典型。在刚开始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辨别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等。其中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学习《乡下人家》时,学生初读,跟随作者走进乡村,走进平凡的农家小院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之后教师请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体裁,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是写景的文章。写景范围限制在乡村。

二、细读品味,学习写作方法

同样的人物、事件、动物、景物、活动等,为什么写出来效果不一样,这就需要恰当地运用表达方法。所以,阅读中要引导学生细读品味,学会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 1.逐段阅读,明确构段方式。

学生在逐段阅读时,首先要弄清楚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发现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白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段和文章的构段方式。常见的构段方式有总分构段方式、分总构段方式,总分总构段方式。一般情况下,总写部分要精练、明确,分述部分要具体充实,并能围绕总写部分加以扩展。如老舍笔下的《猫》。文章第1自然段的写法就采用了总分结构。第1句写到\猫的性格实在是有些古怪。\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总说猫的性格古怪.第2、3句\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这两句话写出了猫怎么老实。第4、5句\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去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两句话写出了猫的贪玩。第6、7句\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两句话写猫的尽职。文中的2、3自然段也是这样分层来写的。第2自然段中1--4句话写猫高兴时的表现。第5句话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第3自然段中的第1句话写猫的胆小,第2句话写猫的勇猛。既写出了猫矛盾的性格:\老实\贪玩\尽责\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勇猛敢斗\,又突出了猫的性格真是\古怪\。

又如丰子恺老先生写的《白鹅》,先总说鹅是高傲的动物,然后从鹅的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三方面 分写鹅 \架子十足\这个特点。这样,一只举止高傲,个性鲜明的白鹅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同时学生对于总分构段方式的特点和好处也有了认识。 2.抓住语句,把握叙述顺序。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训练侧重点都不一样,但文章中都体现着作文知识的运用。好的文章也是要讲求写作顺序的。如《乡下人家》按空间顺序写屋前景色(种瓜、养花)和屋后景色(种竹、养鸡);按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点拨学生要学会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在写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有顺序:从深黑的石洞流进内洞,再经过外洞流出洞口,然后随着山势流下山去。这两条线索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同样,不同体裁的文章顺序也不一样,所以应结合文章特点相机引导学生对于写作顺序的掌握。

3. 对比感受,学会恰当的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去词或换词训练、平铺直叙和讲求写法的句子进行对比阅读体味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表达方法为文章起到哪些服务作用。

(1)掌握细节描写方法。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又有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常见的细节描写包括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以及环境描写。

如《小英雄雨来》,文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文章一开头写到:\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这是对于故事发生环境的描写。\河里长着很多芦苇\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一方面展示了雨来家乡美丽的风光,另一方面为下文叙述雨来脱险做好铺垫。

\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说着,就叫人给他松绑。\这几句话抓住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鬼子刚才还凶神恶煞的,此刻一下子变温和了。从鬼子的神态和语言变化中可以看出鬼子的虚伪,他们想哄骗雨来。 \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见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这是对雨来的心理进行描写,表现了雨来也和普通人一样存在着恐惧心理。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这几句话中抓住了动作描写,凸显敌人的凶狠,突出雨来的坚强。从鬼子的动作和雨来痛苦的表情让我们体会到敌人的残忍和雨来的坚强不屈。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一处细节描写,表明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强意志。既写出了当时的场景,又将鲜血和爱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与前文雨来上夜校学习的内容形成照应。 这样边学习故事边渗透细节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学生懂得了运用细节描写,以事带人,可以使人物形象变得丰满,人物性格也得以表现。 (2)学会运用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在范文中经常能见到,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对偶等。每一种修辞方法都起着不同的作用,使语言的表达生动而富有情趣,为文章气势、情感的表达增添了许多色彩。

如教学作家老舍《猫》一文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方法的运用为表现动物特点所起到的作用。如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人爱猫,猫亲人\的真情。\蹭\字给人的感觉很轻,似乎猫是在撒娇或者耍赖。\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写出了猫与人之间的亲昵。作者把猫爪比喻成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喜爱。\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这句话中\撞疼了也不哭\分明是描写一个淘气可爱的小孩子的语句。这里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刚满月的小猫当成小孩来写,充满了疼爱之情。 这样学生一边阅读理解,一边体味修辞的好处,同时还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3)学会过渡句的使用。

好的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注意关注到内容的整体与部分的处理,注重文本的整体性,最后统一起来,上升到它的最高的层面,这就需要运用过渡语。

如作家老舍在《母鸡》一文中写到:\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这个过渡句独立成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倒装句,先写事情的结果——\我改变了心思\,后写事情的原因--\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起到了强调结果的作用。一个过渡段把文章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母鸡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使文章浑然一体。

(4)学会如何选材。

选材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即文章的内容。材料选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才能选好材呢?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发现选材要体现\真实、典型、新颖、含情\等几个特点。这样,同样的题目,因为选择的材料不一样,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

如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导读,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发现选材的独到有效性。文章第一部分是开头语--交代写作对象,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具体描写。选择的材料有三个: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不让人牵手和自己买东西)、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上托儿所和回安徽),第三部分总体写感受。通过对\我们家的男子汉\的成长过程中典型事例的记叙,表现了\男子汉\成长过程中天真、活泼,富有男子汉魅力的特点。这样的选材、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细致描写非常符合儿童的特点和心理,使人如见其人。

(5)体会表达情感的方法。

文章是要表情达意的,这是文章的中心,更是文章的灵魂。表情达意的方法有很多,如直抒胸臆式、衬托式、隐含式等。所以,阅读教学中引领点拨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情感不容忽视。 如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自始至终融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于每一个字眼。老舍先生不用华丽的词藻雕饰文字,语言平实,就像面对面的与我们话家常,全凭思想和情感牵着笔头,化技巧于无形,自然地从心底流淌出来。全文没有一处是直接抒发对猫的喜爱,但没有一处不体现老舍的喜爱,这真是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的高明之处啊!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如果真正理解了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情感,从中就不难体会出人爱猫、猫亲人、人更爱猫的情感发展脉络,它如涓涓细流,丰润着读者的心灵,带读者走入了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我的动物朋友\作文就变得简单了,他们也学着让这一个个见棱见角的方块字,在自己心中和笔下鲜活起来,充满情趣!我想,只有通过文本细读,才能实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内涵和语文的魅力。

三、广泛积累,创造个性语言。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增强积累、体验和语感培养。特别是要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入手,有目的地训练学生阅读积累的能力,如通过连词成句、想象、画图,赏读、抄写等各种方法使学生养成一边阅读,一边积累的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先仿写再通过知识和思维迁移以及平日的观察体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生命力的特色语言。以学生习作中的内容为例:他的鼻孔,变成了黑隆隆的山洞,让火车呼啸而过。他的筋骨,变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立交桥。他的汗液,变成了喷泉,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像一组音符在欢快地跳动。他的皮肤,化作了一帘帘的瀑布,像一匹五颜六色的帆布。……学生们用自己无穷的想象力把看似很普通的东西,变化出众多生动的形象。在个性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多项思维的火花,通过仿写表现出来,从而凸显学生的写作个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好词佳句多得很,所以尽量让学生都积累下来。如《三月桃花水》一文中的两个分述段落: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两个段落可以让学生通过体味排比、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应用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又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竖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的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轻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老舍先生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种修辞的句式,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让人读来身临其境,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这样的句子真是值得积累。 积累不仅局限于语文课本,课外书中的好词佳句以及好的表达方法也要积累。记的多了,应用和创造语言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实践中,教师如果能研透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找到阅读和写作的衔接点,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当作一种习惯,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内化创造和语言实践的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逐渐完善运用语句,合理选材、布局谋篇等写作技能,构建各类体裁的写作知识,相信许多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得到激发,甚至存在的畏惧写作的心理也会慢慢消除。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处着笔,写出来的作文缺乏逻辑,主题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也会慢慢自主解决,取而代之的是想写乐写会写且写得好,真正实现以读促写,读写同步提高,为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提升学生多元化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彪.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8):57. 【2】吴冬梅.初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施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

以阅读促写作的方法初探

以阅读促写作的方法初探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4)05-085-03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在我们的课堂大多是重阅读轻写作,课堂上学生读得很好,对文本的理解也很透彻,可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教室里总有唉声叹气,眉头紧皱、动笔摇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a19n34b3375cln2z0an3ef8l940h6007q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