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添加葵花籽油与豆油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牛奶中共轭亚
油酸含量的影响
薛秀恒1,王菊花2,王志耕1,梅 林1
【摘 要】研究通过日粮添加葵花籽油及葵花籽油与豆油混合油对牛奶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奶牛精料中添加葵花籽油及葵花籽油与豆油混合油,奶牛的采食量下降,产奶量上升。牛奶中CLA含量提高(P<0.05),分别达到21.36与16.92mg/(g乳脂);牛奶中乳脂率与乳蛋白含量下降显著,干物质含量略有下降(P>0.05),对密度、pH值及乳糖的含量没有影响;乳脂中中短链脂肪酸含量下降,长链脂肪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而硬脂酸含量下降。
【期刊名称】《粮食与饲料工业》 【年(卷),期】2010(000)004 【总页数】5
【关键词】葵花籽油;豆油;共轭亚油酸;奶牛;生产性能;日粮
牛奶所含的营养素比较全面,是人类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乳中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CLA就是其中一种。虽然牛乳是人类获取CLA的最好食物来源,但人体饮用普通牛乳获得的CLA,达不到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剂量,因此,提高牛奶中CLA含量的研究具有理论和技术意义。
乳中CLA的来源不仅有来自瘤胃与小肠中的CLA,而且还有一部分来自乳腺的内源合成,并且乳中CLA含量还受到季节、反刍动物品种、日粮因素及饲养环境与条件等的影响[1],进行奶牛饲养试验能很好地反映出饲料因素对奶牛乳中CLA合成的影响。在奶牛饲养试验中,大多数研究是通过调控饲料中的不饱和脂
肪酸种类(主要是添加含亚油酸高的油脂类饲料)和数量及日粮中粗料比例来提高牛乳中的CLA含量。所以在日粮中添加葵花籽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是提高反刍动物乳中CLA含量的有效途径[2,3]。
因此,本试验通过在精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葵花籽油与大豆油,对奶牛日粮进行调控,提高牛奶中CLA的含量,开发生产具有更营养、更安全的富含CLA的生物功能乳。同时,也研究通过这种调控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及干物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共轭亚油酸(CLA)(青岛澳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混合精料与粗料(安徽省六安市花园乳业集团小华山奶牛场提供);葵花籽油、大豆油与菜籽油(上海金龙鱼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选胎次、产犊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饲养在同一栋舍内,固定槽位,统一管理,日喂料3次,自由饮水,日挤奶3次。 1.3 饲养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按日粮精料组成的不同,分为A、B和C组,每组 3头奶牛;3个组奶牛分别轮换饲喂3种日粮,A组(基础日粮组)、B组(5%葵花籽油组)、C组(3%葵花籽油+2%豆油组)。预试期1周,正试期分3期,每期为10 d(试验期7 d,间隔3 d)。正试期各期期末取奶样分析。 1.4 日粮组成
奶牛日粮参照《奶牛饲养标准》配制。粗料由玉米青贮、青干草、酒糟与苹果
粕组成(见表1),粗料比例为70%。混合精料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2。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1 乳中CLA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4]。 1.5.2 产奶量的测定
正试验期开始前3天与结束末前3天测定日产奶量。方法是每次挤奶后称重并记录,统计日产奶量。计算3天的平均产奶量。 1.5.3 乳脂率的测定
每期试验开始与结束时采集奶样,测定采用巴布科克氏法。 1.5.4 乳蛋白的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 1.5.5 乳糖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均匀的乳样10 m l,注入100 m 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然后摇匀。用移液管吸取25 m l稀释的乳样,注入盛有10 m l斐林溶液A与10 m l斐林溶液B的三角瓶中。煮沸2min,加入3~5滴甲烯蓝指示剂。每隔10 s,由滴定管放入乳糖标准溶液,滴至终点。重复滴定两次,求出所消耗乳糖标准溶液的平均数。 1.5.6 干物质的测定
将低型称量瓶洗净,置于鼓风恒温干燥箱内(100~105℃)烘2 h,移入干燥器内冷却 30 m in,进行第一次称重,以后每次烘1 h直至恒重。
用移液管吸取10 m l牛乳于已知重的称量瓶中称量,置于水浴锅上以70~80℃蒸发至干,移入100~105℃干燥箱内烘2 h。取出冷却30 min,进行称重,直至
恒重。测得的干物质重与样品重的比值即为牛乳干物质含量。 1.5.7 pH值的测定 用酸度计直接测定。 1.5.8 密度的测定
通过测定已知体积牛奶的质量,换算成密度。 1.5.9 乳中脂肪酸的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法。
乳样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处理5 min,取上层乳脂用苯︰石油醚溶液溶解,加20m l 0.4 mo l/L的氢氧化钾溶液进行甲酯化,取上层液进行GC分析。 GC条件:日本shimaduGC-9A气相色谱仪,15TGS 2 m×3.2 mm色谱柱,FID检测器,柱温180℃,检测器温度230℃,载气流速50m l/min。 1.6 统计分析
采用SAS(V 6.12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葵花籽油与豆油对牛奶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及乳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乳中CLA含量,B、C组显著高于A组(P<0.05),分别是A组的2.38倍和1.88倍;试验组之间,B组显著高于C组(P<0.05),是C组的1.24倍。因此,添加葵花籽油有利于提高乳中CLA含量。
乳脂率,B组比A组降低12.91%(P<0.05),C组比A组降低4.30%(P>0.05);B组比C组降低9.00%(P<0.05)。可见,添加葵花籽油能显著降低乳脂率,而用豆油代替部分葵花籽油对乳脂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
乳中乳蛋白,B组比 A组降低 5.88%(P<0.05),C组比A组降低0.33%(P>
0.05);B组比C组降低5.57%(P<0.05)。这也说明添加葵花籽油对乳蛋白有一定影响。
添加葵花籽油与豆油对牛奶密度、pH值、乳糖与干物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2.2 添加葵花籽油与豆油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奶牛采食量,B组比 A组降低6.93%(P<0.05),C组比A组降低4.50%(P>0.05),B组比C组降低2.58%(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葵花籽油与豆油对奶牛采食量有影响。
奶牛产奶量,B组比 A组提高 6.83%(P<0.05),C组比A组提高1.13%(P>0.05);B组比C组高出5.64%(P<0.05)。而对于奶牛4%乳脂产奶量,B、C组比A组分别降低0.70%和0.68%,差异均不显著(P>0.05);B组比C组降低0.04%(P>0.05)。虽然日粮中添加葵花油与豆油能提高奶牛产奶量,但由于乳脂率降低,使得换算成奶牛4%乳脂的标准乳后,产奶量反而下降。 2.3 添加葵花籽油与豆油对牛奶中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B组乳脂中中短链脂肪酸 除 C14:1 外,其 他脂 肪 酸(C10:0 、C12:0 、C14:0 、C16:0与 C16:1)相对含量都下降 ;长链脂肪酸中,C18:1 、C18:2和C18:3脂肪酸含量增加,而 C18:0含量下降 。 C组乳脂中短链脂肪酸(C10:0、C12:0)增加 ,中链脂肪酸(C14:0 、C14:1 、C16:0与 C16:1)含 量 下降 ,长链 脂 肪酸
C18:0和 C18:2下降 ;而C18:1和 C18:3含量增加 。 可见,日粮中添加葵花籽油与大豆油对乳脂中脂肪酸影响的趋势是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下降,使长链脂肪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而硬脂酸含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