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中生活的动物”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第一节内容。
旧教材讲述鱼的形态、结构、生理及解剖实验的内容占较大篇幅,而新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大幅度删减了原教材的内容,才可能有效地保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第四单元中已经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所以本课简化了鱼的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内容,着重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要让他们通过探究和观察来得出结论,从而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作出的假设,可以教给他们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
【教材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知道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 2. 能力培养
(1)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分小组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 2)通过观察\鱼鳃作用\的实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
通过水域环境保护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爱护水生动物,保护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性。
【教法设计】
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1.教师活动
(1)实验材料:鱼缸、鲫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线、透明胶、钢尺、天平、墨水、涵管等。
(2)制作CAI课件。 2.学生活动
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模拟实验。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讲述生物圈Ⅱ号实验,分析失败原因,引入本章内容: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学生活动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所熟悉的动物分类。 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概括出鱼已知动物有150多万种。按照有无脊椎分成两大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动物生活的环境和运动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在陆地活动的,有在水中游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泳的,还有在空中飞行的,让学生填教材中第2页表在水中呼吸。 格:介绍水中生活的动物。 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想一想: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地生活水中呢? 补充完善,得出正确结论:鱼的外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运动时像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水的阻力。 认识鲫鱼外形,播放鱼游泳的录像后提问: 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各种鳍问题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利于克服水的作用不能仅靠观察得出结论。 中运动的阻力? 观察鱼各个鳍的运动,根据问题2:鱼运动的动力是什么?鱼在游泳时,靠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什么那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种鳍来保持方向?各种鳍的作用能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探究思路后,制定具体的探究计划,向教师领取需要的材料用具。 实施计划,动手操作。 按教材提供的方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1.活体整体观察,作出假设。 每小组派一人讲述本组得出的结论,表述交流。 2. 剪掉鱼鳍的活体单因素观察。因为要保护动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看到的物,剪掉鱼鳍太残忍,不提倡用此法。 现象:水从口进入鱼鳃,从鳃盖后缘流出。 3.不剪掉鱼鳍的活体单因素观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具体的探究计划。 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腮丝中有许多毛细血管,所以是4. 模拟实验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鲜红色的,腮丝既多又细,这样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 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它们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让学生实施计划,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来适应水中生活。 让学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让我们先看一看鱼的呼吸器官──鳃的结构。播放鱼呼吸的录像,让学生注意观察鱼缸里鱼的口和鳃看图分析,理解水域生态系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 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 质疑: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是同时张或合的呢? 各抒己见,表达交流,列举原因。 看图,认识其他水生动物。 演示实验:用吸管把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从每个角色的角度进行辩指导学生观察墨汁流动的情况、这说明什么? 论。 图示鱼鳃的结构放大图,让学生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质疑:鳃为什么是鲜红色?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正因为鳃具有这样的结构,它才能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所以,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 质疑: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二课时 组织学生看图,认识教材中其他水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