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将高级单位名数化为低级单位名数。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将高级单位名数化为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填空:45厘米=( )米 700克=( )千克 30千克=( )吨 72分米=( )米
74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50厘米=( )分米
2.说说如何将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 二、新课讲授
出示例2中4位小朋友身高: 刚刚 东东 乐乐 欢欢 801米450.951.32厘米 厘米 米 米
提问:上次我们是将低级单位厘米化成高级单位米给他们进行排位的,你能把它们都化成厘米,再来排位吗?
学生独立完成,班级汇报交流。 提问:0.95米=( )厘米 1.32米=( )厘米 1米45厘米=( )厘米
小结:这是一道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应乘以进率。 1米=100厘米,所以0.95米=95厘米。 1.32米=1.32×100厘米=132厘米。
1米45厘米=100厘米+45厘米=145厘米。
提问:说说如何将高级单位名数化为低级单位名数?
小结:将高级单位名数化为低级单位名数,要乘以单位之间的进率,实际上也就是向右移动小数点。
1
三、课堂作业 1.填空。
3.09米=( )毫米 2.56吨=( )千克 5.3千克=( )克 4.6米=( )分米
0.4平方米=( )平方分米 2.03吨=( )千克
2.完成教材第49页下面的“做一做”,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二第2~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单位名数之间的转换,主要是将较大单位的高级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低级名数。
五、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2)
刚刚 东东 乐乐 欢欢 801米450.951.32厘米 厘米 米 米
0.95米=95厘米
1.32米=1.32×100厘米=132厘米。 1米45厘米=100厘米+45厘米=145厘米 高级单位名数→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名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将小单位的数换算成大单位的数的知识基础上,学习了将大单位的数换算成小单位的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换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关于换算的进率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对此熟悉起来,使学生切实掌握、辨析清楚相邻单位间和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以确保单位转化的正确。另外,教师应强调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即大单位的数转化成小单位的数要乘相应的进率;小单位的数转化成大单位的数要除以相应的进率等。经过尝试,我发现通过实施以上的教学策略后,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准确率明显提高。
赠送四年级数学 第2课时 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平均数第9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田径小组有4名同学,身高分别是139 cm、142 cm、146 cm、141 cm,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139+142+146+141)÷4=142(cm)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2
1.创设问题情境。
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
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键个数等)
2.探索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男生队: (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 (18+20+19+19)÷4 =76÷4 =19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 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平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
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2.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通过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知识。教师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产生的关于用平均数来比较一组数据的疑问做好回答的准备,及时准确的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讨论、去总结,这样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教或学不再枯燥无味,学生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兴趣,从而开发内在潜力,全面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