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法理选择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是( 辩证统一)的。 3.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 )的关系。

4.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1、法律调整是一种( 规范性调整 )。21

2、社会调整的决定因素是(物质生产方式 )。21 3、原始社会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是(习惯)。23 4、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国家的形成)。28 5、法的实施有(国家强制力 )作保证。29 6、法反映的是( 统治阶级 )的意志。29 7、法和国家产生的过程是(、同一历史过程 )。26 8、社会调整的发展是( 各种调整方式同时存在 ).21

9、社会调整发展过程中,( 社会性)的比重呈增长趋势。

10、原始社会行为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习惯 )。23 1、法的内容集中体现为法的(原则)。34

2、法的第三层本质是(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4、国家意志和法的关系正确的是(有强制力保障的国家意志才是法)。 5、技术规范调整(人与自然 )之间的关系。

6、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7、法律规范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1、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 法的保护性职能 )。2、如何理解法的调整性职能( 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 )。46 3、不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活动是(偿还债务 )。46 4、不属于法的保护性职能的活动是( 依法纳税 )。46

5、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是(法律价值)。53 6、自由与纪律在法律上体现为(权利与义务)。62 1、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科学根据是(经济基础)。70

2、法的历史类型集中反映了法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 3、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同社会形态的划分(相一致)。70 4、历史上存在过(四 )种类型的法律制度。70 5、法的历史类型更替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73

6、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7、大陆法系是以(法国民法典)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8、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9、在侵权行为法方面, 自由资本主义的过错责任原则被当代资本主义的(严格责任)代替。84

1、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消灭私有制 )。88

2、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政权 )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89

3、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也即区别于剥削阶级旧法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参加法的创建 )。89 4、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正式起点是标志是(1954年宪法 1、( 阶级性与人民性 )统一是社会主义法的重大特点之一。99 2、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政治保证是( 共同的政治基础 )。98

3、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物质保证是( 共同的经济基础 )。98

4、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的方法。103

1.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 经济基础的性质 )。 2.政治的核心是( .政治权力 )。117

1.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表现在(指导思想相同)。144 2.既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又是违法的行为有(结伙打架)。 l、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意志行为 )。154 2、“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适用于(一般允许型 )的法律调整。

3、“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适用于(一般禁止型 )的法律调整。

4、法律调整是初始阶段是(法律开始生效阶段 )。158

5、保证法定权利义务的实现,运用法律制裁的阶段是法律调整的( 法

的适用)阶段。158

6、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 C )。C、自然过程 7、要求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法,被称为( C )的调整方式。C、禁止

8、法律调整机制中的机动要素是指( D )。D、法的适用 9、下列哪些关系在客观上要求法律来调整:( B B、人身关系 10、下列哪些调整方式用在要求人们准确作出一定积极行为的场合:( A )。A、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

1.法制和法治是两个( B )的概念。B.不同 2.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是( A )。A.有法可依 3.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 B )。B.有法必依 4.衡量一国法治实现程度的客观尺度是( C )。C.法律秩序 1.法律意识的对象是( C )。C.法律现象

2.在法律意识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D )。D.法律思想体系 3.在法律意识系统里,可以自发形成的是( A )。A.法律心理 4.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要( B )。B.有意识地培养 5.普法工作的重点是( D )。D.对广大干部的普法教育 6.法律文化是( D )。D.法律活动中的“定势” 7.法律文化的载体是( B )。B.法律现实

8.西方法律文化是以( C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欧洲、北美及其它地区的法律文化。C.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1.法的创制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A )。

A.它是国家或国家机关运用国家权力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 2.法的连续性含义是指( D )。D.在新的法律未制定、颁布和实施之前,原有法律不能随意中止生效

3.法的创制是指( A )。A.制定新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4,法的创制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种是制定,另一种是( B )。B、认可

5、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 B )。B、行政法规

6、法的创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重要意义在于( D )。 D.防止立法者在法的创制活动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保证法的创制的质量。

7、在我国,法律案的通过是指( D )。

D.立法机关中法定多数人对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

8. 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是(C.制定和认可

9、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法律的活动,称为( D )。

A、法典的编纂 B.法规汇编 C.广义的立法 D.狭义的立法

10.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中,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C )。C.法律案的通过

11.法的创制是运用国家权力的活动,它只能由( D )进行,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团体、个人,非经国家的授权.都不能进行这项活

法理选择

二、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2.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3.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4.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1、法律调整是一种(规范性调整)。212、社会调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9r878gbd968ub00wpo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