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一些常见食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老师想送你们4个字。(师打开白布)咦,怎么没有字?那就让我把它变出来吧。(喷雾,字迹显现)
师:都看到字了吗?这就是老师送给你们的字。祝同学们未来的路心想事成!为什么喷了东西字迹就会显现出来呢?
一学生猜测
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找到答案。现在,我们一起开启解密之旅吧。 二、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变化 1、淀粉与碘酒的变化
过渡:上课前,老师要先请出我们的一位老朋友——棕黄色的液体——碘酒。如果将它滴在淀粉上(投影淀粉),可能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猜测 师:大家都是这样猜测的吗?在淀粉里滴加碘酒是否会变蓝色呢?接下来就用实验进行验证。
师:为了更好证明我们的猜测,我们要对实验前后的淀粉进行对比,先观察实验前淀粉的样子,再观察实验后滴了碘酒的淀粉是什么样的。对于淀粉,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生:可以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淀粉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淀粉。(出示记录单)实验中记得及时记录我们的观察发现。同时注意:1.碘酒滴1~2滴即可;2.操作时,滴管不能碰到淀粉!现在,请材料员取出材料和记录单一,小组开始实验。
学生观察淀粉、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颜色的表述:有点蓝有点紫)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和大家分享你们组的观察发现?其他组认真听,你们的观察发现是否一样?
学生1交流观察记录(实验前淀粉什么样,实验后什么样,发现:淀粉遇碘酒产生了蓝色的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没有气味不表述成无味,无味是无气味无味道,闻出没有气味我们要明确描述为无气味)
师评价:这组同学运用了......等观察方法观察淀粉。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学生2上台补充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请指导过颜色的小组)
师:对于淀粉的特征,还有补充的吗?这2个小组都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结论,其他小组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吗?
师追问:为什么说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生:因为产生了紫黑色的新物质。
师:怎么知道它是新物质的?(它和原来的淀粉有何不同) 生:它的颜色和淀粉、碘酒都不同
师:这位同学根据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软硬等不同,初步判断出产生了新物质,从而做出“淀粉遇到碘酒是化学变化”的结论,你们也是这样判断的吗?
师肯定:是的,淀粉遇碘酒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教师板书:淀粉+碘酒→新物质 化学变化 师:刚才两组同学都实事求是的描述了他们看到的新物质的颜色,因为颜色的呈现与光线也有关系,从不同方位看,可以看到点蓝色和紫色,这个新物质的颜色是蓝紫色。(板书:蓝紫色)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淀粉遇到碘酒会生成蓝(紫)色的新物质,这个化学变化是淀粉的特性。
过渡:现在,你知道老师送你们的字是怎么显现出来了吗? 学生解释显字原因
师:你们已经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了,真棒!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制作过程吧。 播放微课:制作密信的全过程 师:同学们也可利用淀粉遇到碘酒变蓝(紫)色的特性制作一张特别的同学录相互赠送。 2、米饭与碘酒的变化 投影米饭
过渡:这是米饭,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如果在米饭上滴加碘酒,会怎样?为什么这样猜测?
学生猜测:会变蓝紫色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教师演示
师: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米饭遇碘酒是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师:同意吗?
小结:米饭中含有淀粉,因此米饭遇到碘酒也会产生蓝紫色的新物质,这是一个化学变化。(板书:米饭)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0页,全班齐读最后一段的结论。(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的新物质。)
全班齐读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出示课题
三、探究咀嚼米饭变甜味的原因 出示米饭
师:米饭是我们的主食,几乎天天都在吃。今天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吃米饭,这米饭是老师早上刚煮的,同学们可以放心品尝。不过和平时吃米饭不同,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科学研究的目的来吃米饭。(出示课件)一人一块,分两次品尝,第一口咀嚼几下就吞下去,体验米饭的味道,第二口细细咀嚼, 咀嚼后米饭又是什么味道。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品尝米饭吧。
学生品尝米饭,教师巡视指导生品尝味道。((唾液)提示:米饭在嘴里经过了那些步骤,与哪些物质混合了。)
教师规律拍掌,学生停止活动
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品尝到的米饭的味道?其他同学认真听,你们品尝出的味道和他一样吗?
学生回答(第一口什么味道,第二口什么味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错误回答及时评价,如“香是鼻子闻的气味”)
2生回答后,师追问:其他同学都是这样的吗?细细咀嚼后的米饭是什么味道?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品尝出米饭嚼久了会变甜,有没想到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1尝试解释
学生2回答:米饭和唾液作用变甜了; 师:有什么不同想法吗? 生:米饭咀嚼后,甜的东西被挤压出来了。/米饭本身就是甜的。(教师鼓励生表达清楚) 师:同学们对米饭咀嚼后会变甜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米饭本身就有甜的东西,咀嚼时只是将它挤压出来。第二种观点是咀嚼时产生了一种甜的物质。哪个观点是正确的呢?要用证据来说话。
教师引导学生证明观点一:我们先来研究观点一。要如何证明观点一呢?我们知道,米饭在嘴里嚼碎的同时也跟唾液混合了,同学们想想,这样能确定米饭变甜是捣碎的原因还是唾液的原因吗?那应该怎么做才能排除唾液的因素?(米饭在外面搅碎)老师这有一些用搅拌机搅碎的米饭,接下来怎么用它证明观点一?(直接吞,如果观点一是对的,这捣碎的米饭应该就是甜的,否则观点一就是错的。)
学生回答 师:
师:同意吗?请几位同学尝一尝搅碎的米饭是什么味道?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品尝并回答
师小结:由此可见,并不是米饭里甜的物质被挤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证明观点二:再来研究观点二。是不是咀嚼时米饭和唾液产生了甜的物质呢?(是)这种甜的物质还是米饭吗?如何确定不是米饭呢?
生:米饭不会甜,新物质会甜,所以它不是米饭。 师:你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同学们根据咀嚼前后味道的变化,初步推断米饭和唾液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能不能用实验证明产生的(甜的)物质确实不是米饭呢?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米饭遇到碘酒变蓝紫色”,能不能利用这点验证一下甜的物质还是米饭吗?要怎么做?(如果甜的物质是米饭,加碘酒会...,不变色说明甜的物质不是米饭)
学生回答:用碘酒(滴在甜的物质上)试试。 师: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同意这个方案吗? 师对全班说:这甜的物质是米饭和唾液混合产生,那么我们就按同学说的在米饭和唾液的混合物上滴加碘酒试试。为了增加说服力,我们也在米饭和捣碎的米饭上滴加碘酒进行对比。课前,老师按照这个方案做了实验,我们一起去看看。
播放微课视频: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米饭和绞拌后的米饭滴加碘酒会变蓝紫色,而咀嚼完全的米饭滴加碘酒不变色。说明了咀嚼完全后的物质不是米饭了。
师:也就是说米饭和唾液变化产生的甜物质是一种新的物质,是这样的吗? 师:哪位同学再来说说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