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拆脚手架时,架子工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扎紧袖口、裤管,工具放入工具袋。
遇有恶劣天气(六级以上大风、雪、雾、雨天等)不得搭拆脚手架。雨、雪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架上作业人员,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
架上作业人员应做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应全部搭设上,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要形成稳定的构架。
在搭设作业进行中,地面上的配合人员应避开可能落物的区域。
架体材质必须符合要求,杆、管平直无腐蚀、裂纹、弯曲,严禁用脆裂、变形、滑丝的机件。
脚手架与施工同步进行。每搭设完三步架,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等共同对已搭设架子进行分阶段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加强对脚手架检查维护,每月对脚手架全面检查一次。平常随时检查脚手架,发现损坏立即加固。
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模板、木料、钢筋等物料。架面荷载力求均匀分布,严禁集中堆放。架上物料放置必须稳妥,以免发生掉物伤人。脚手架上严禁超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kg。
作业人员不得攀缘脚手架上下,应走房屋楼梯。
脚手架杆件及拉结,必须待拆架时,自上而下逐步拆除。施工中如因妨碍其他工序操作,需拆除个别拉结或杆件的,必须经项目经理同意,并采取有效加固措施,经检查确实牢固可靠后,方可去除。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
脚手架拆除,按谁搭设谁拆除的原则、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专人监护,并在拆除区域设置围护及警戒标志。拆除时,自上而下逐步进行,不得采用踏步式拆法,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斜杆先拆中间扣。严禁高空抛掷脚手架材料。
2、“三宝”“四口”防护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脚手架外侧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围护。
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都必须要有生产许可证与合格证。 在没有防护设施的2m以上高处作业时,系好安全带。
楼梯口设三道防护栏杆,未砌砖墙的楼面周边、屋面周边等设二道防护栏杆。二道栏杆时,上杆离地高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三道防护栏杆时,上杆离地高为1.1~1.2m,中杆离地高为0.6m左右,下杆离地高为0.2~0.3m。坡屋面防护栏杆高为1.5m,栏杆柱间距不大于2m。防护栏杆采用定型制作,并刷红白相间的标志。
卸料平台等设二道防护栏杆外,满扎脚手片围护。 通道口设双层防护棚,层间间距不少于30cm。
对于小面积预留洞口,采用坚实牢固的盖板遮盖。对于边长大于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并在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施工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施工配电系统按总配电箱 → 分配电箱 → 开关箱三级配电,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不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每台用电设备设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开关箱内禁止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用电设备(插座)。
在每级配电箱设漏电保护(即三级触电保护),杜绝漏电。触电保护器选用省级审批许可生产且通过电工产品认证的产品,触电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应符合要求。
施工临时用电装接完成后,由项目经理、施工员、质安员等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配电箱、配电线路按规范设置,由专业电工进行装接。
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按规定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不准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连接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和护套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缠绑在脚手架等设施构架上。
加强施工用电检查,每月由项目安全领导小组对现场临时用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日常维护,并由专业电工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与检查。电线绝缘层老化、破损、开关器具破损等必须及时更换。
对配电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配电箱、开关箱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配电箱内也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应经常保持整洁。配电箱、开关箱及时加锁。
熔断器的熔体应符合要求,严禁用不符合规格的熔体代替。 配电箱边上设置合适的灭火器。非电工严禁私自拉线接电。
对各班组进行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使各班组提高对安全用电的认识。
4、施工升降机安全措施
采用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准用的施工升降机。
机座基础按说明书要求施工,物料提升机在厂家指导下搭设。
升降机搭设完成后,由项目经理、施工员、质安员、厂家代表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升降机超高限位装置、下限位装置、防断绳坠落装置、停靠保险装置、安全门等必须齐全有效。专人管理,操作工持证上岗。加强对升降机的检查,重点检查各种保险装置、钢丝绳等。
物料提升机严禁超载或野蛮使用。
钢丝绳不许拖地,并设专用沟槽保护。卷筒内钢丝绳缠绕整齐。
开机棚确保有良好的视线,分层设醒目层次标志,并在升降机内安装电视监控装置。开机工与楼层人员采用对讲机联络。
进料口设置双层防护棚,宽度大于提升机的最外部尺寸,长度在5m以上,上下层间距不小于600mm。
每楼层的通道口,设置常闭的钢管铁栅安全门。
5、塔吊安全措施
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应坚实,其承载能力和基础的埋设必须满足塔式起重机的设计要求和原生产厂的规定。
塔身的自由端高度应符合原厂规定。
起重机的变幅小车前后部位配置前后限位、吊钩高度限位和力距限制器、回转制动器、吊钩等各保险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塔机的专用配电开关箱,宜固定在塔机旁,便于操作。塔机的供电电缆应无接头和被压、轧、破损现象,禁止用钢丝将电缆绑扎在塔身上,塔机应设有保护接零和避雷接地保护。
班前应对塔机的起重、变幅、回转机构的制动器、限位、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班后将吊钩提升至臂杆端2~3m处,切断塔机总电源。
塔吊搭设完成后,先项目部自检,然后提请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6、中小型机械安全措施
各类机械安装后,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有机械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搅拌机、砂浆机等机体必须安装平稳、坚实,设操作棚,并符合防雨要求。搅拌机、砂浆机等机械的各类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防护罩、料斗保险钩等必须齐全有效。对机械设备,由专人进行维修保养,不使设备带病运转。每月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单。及时发现不合格项目,及时整改。非操作人员严禁擅自开动机器。无人操作时,及时切断电源,特别是平刨、圆盘锯等。机械使用后,及时清理刷油。
7、其他
在施工现场悬挂安全纪律和各种安全禁令标志。
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场地安排应符合安全规定,施工现场应平整,材料堆放应整齐、稳固,不得超高。道路应畅通,减少勾、挂、撞等物体。
做好防台抗台工作,尽量避免台风暴雨造成损失。在台风暴雨前,全面检查施工现场,做好新砌墙体、井架、脚手架等的加固工作。
做好避雷工作,人货梯、塔吊等装设符合要求的避雷装置。
楼面堆放建筑材料不得超过限额:设计活荷载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楼面设计均布活荷载,材料堆放时,做到心中有数。
不准任意设置使墙体横向受力的支撑、缆绳等。 夜间作业设置足够的照明。
二、现场消防管理措施 (一)组织管理
公司成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公司各工程项目部的防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督促存在隐患的项目部完成整改。各工程项目部成立消防安全管理小组,对各自项目部的消防防火工作负责,要勤巡查,并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
在工程开工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详细消防方案。并送安全分管经理审核,公司总工审批。
施工现场实行分级防火责任制,落实各级防火责任人,各负其责。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防火责任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工作。班组长是各班组防火责任人,对本班组的防火负责。工地防火检查员(消防员)每天班后必须巡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消除或汇报。施工现场成立防火领导小组。
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增强消防观念。
施工现场设置防火警示标志,施工现场张挂防火责任人、防火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防火制度等标牌。
施工现场防火管理,按其施工项目、施工范围,实行“谁施工、谁负责”。
(二)火源管理
焊割作业、熬制沥青、使用煤气灶等临时动火,必须报公司质安处审批后,方能动火作业。除煤气灶外应由监护人实行全过程监护。
焊、割作业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八不”、“四要”、“一清理”要求。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