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美术_王公与庶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学设计

课题:王公与庶民 课型:鉴赏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宫廷绘画与世俗绘画有所了解。

2、能力目标:通过对比宫廷绘画与世俗绘画的异同,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增强学生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感受宫廷画与世俗画不同的审美意境与情趣。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热爱中国传统绘画,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导入:以《内人双陆图》与《纺车图》导入

引发思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社会审美风尚有什么不同? 小结:宫廷画与世俗画的概念。不同的审美标准使得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宫廷画与世俗画的审美意境与情趣。

二、新课 (一)宫廷绘画

1、阎立本:唐代画家,以道释人物画著称,不少肖像画都是为了表彰功臣勋业而创作的。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a《步辇图》赏析

① 思考:画面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回答: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情景。记录了一场重大的历史时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② 观察思考:画面的构图布局及颜色的运用?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画面不画背景,主要以表现人物为主,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逐渐疏朗,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重心所在。典礼官的红袍、侍女的衣带、红伞盖,和谐的搭配烘托出一个喜庆的场面。屏风扇的绿色与红色交相辉映,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③ 展示大图,观察唐太宗的形象。

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是为反衬。 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来衬托唐太宗的平和、可亲,是为正衬。 《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唐王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联姻佳话。 b《历代帝王那个图》

欣赏作品体会阎立本健劲的铁线描的运用。此作品反映了初唐时期绘画作品的政治意图,起到了以史明鉴的作用。 2、仕女画

《虢国夫人游春图》赏析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集三七粉黛于一身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妹,虢国夫人和韩国夫人带着女儿、侍从,骑着高头大马,出游赏春的情景。

① 观察思考:全画构图?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画面右边疏朗的前三骑成为前导,紧接着便是左半幅图中簇拥的五骑。疏密有致,错落自然。

② 根据《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判断谁是虢国夫人?

学生回答:第一位女扮男装或中间位置的下方的着青色上衣白色花巾胭脂色大裙的女子。其实谁是虢国夫人一直也是一个谜团,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朴素迷离,引后人想象。

③ 艺术特色:颜色浓艳与淡雅交错,富有变化。贵妇们娴静的神态,马匹轻盈的步伐,都传递着一股“如沐春风”的感觉。展示了画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二)世俗绘画

a《清明上河图》赏析 北宋 张择端 ① 思考:清明上河图画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画面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② 画面的构图布局有什么特点?

画面以长卷全景式构图,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分为三个段落。。。。。。

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画面场面宏大,组织有序,杂而不乱。色彩淡雅。这是市民画,画面表现了宋代汴梁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场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b《货郎图》宋李嵩

更形象的展现了社会阶层广大百姓的生活场景,极具浓烈的的风土人情的趣味性。欣赏画面的内容,感受画面的氛围。 三、本课小结

回顾以上内容,总结宫廷画与世俗画的不同。

作业: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术作品中的美。并比较中西方在宫廷画与世俗画的异同。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通过语文和历史知识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这对中国古代绘画的欣赏体悟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新课改后,小组协作学习已经成为大家喜爱的学习方式,这为本课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基础。

效果分析

在之前的美术鉴赏课的学习中,学生也有对中国画的一些了解,比如工笔画、写意画。但对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古代绘画还接触不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美术作品中所

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族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有了深刻的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他们在今后在看到类似作品时会有更新的体验、新的感悟,那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本课的教学过程还较顺利,基本达到了预计的教学目标,但课堂气氛不够生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调动课堂气氛以多种审美体验刺激学生感官,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目的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材分析

本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六章皇权与世俗的第三节《王公与庶民》。

本课以宫廷绘画与世俗绘画作为主要鉴赏内容,比较中国宫廷绘画与世俗绘画不同的审美意境与情趣,以及它们的不同文化背景。尤其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了解来解读“艺术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反应”、“艺术作品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历史性”等基本艺术原理。

评测练习

1、观察所给的两幅作品,找出它们的不同。

2、阎立本的代表作品《步辇图》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图中是怎样烘托唐太宗一代帝王的形象的? 3、《虢国夫人游春图》哪个是主人公虢国夫人?

高中美术_王公与庶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题:王公与庶民课型:鉴赏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宫廷绘画与世俗绘画有所了解。2、能力目标:通过对比宫廷绘画与世俗绘画的异同,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增强学生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91io62s1t8xzko02xoc4ddq3430jm00yc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