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果
1、施工过程演示模型。模型应表示施工过程中的活动顺序、相互关系及影响、施工资源、措施等施工管理信息。
2、施工过程演示动画视频。动画应当能清晰表达施工方案的模拟。
3、施工方案可行性报告。报告应通过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记录不可行施工方案的缺陷与问题。
四、构件预制加工 (一)目的和意义
工厂化建造是未来绿色建造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BIM技术提高构件预制加工能力,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建筑质量等。
(二)数据准备 1、施工深化设计模型。 2、预制厂商产品参数规格。
3、预制加工界面及施工方案。 (三)操作流程
1、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与施工单位确定预制加工界面范围,并针对方案设计、编号顺序等进行协商讨论。
3、依据预制厂商产品的构件模型,或根据厂商产品参数规格,创建构件模型库,替换深化设计模型中原构件。建模应采用适当的应用软件,保证后期可执行必要的数据转换、机械设计及归类标注等工作,便于将模型转换为预制加工设计图纸。
4、施工深化模型按照厂家产品库进行分段处理,并复核是否与现场情况一致。
5、将构件预制装配模型数据导出,进行编号标注,生成预制加工图及配件表,施工单位审定复核后,送厂家加工生产。
6、构件到场前,施工单位应再次复核施工现场情况,如有偏差应进行相应调整。
7、通过构件预装配模型、预制加工图指导施工单位进行装配施工。
构件预制加工BIM应用操作流程
(四)成果
1、构件预制装配模型。模型应正确反映构件的定位及装配顺序,能够达到虚拟演示装配过程的效果。
2、构件预制加工图。加工图应体现构件编码,达到工厂化制造要求,并符合相关行业出图规范。
施工准备阶段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