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乔继雄1,高玉洪1,陈蜀萍2
【摘 要】摘要:近年来,云南普洱市香蕉生产发展迅速,是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畅销省内还远销内蒙、新疆、北京、上海、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区,香蕉产业已成为普洱市热带、亚热带地区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未达到最佳状态,严重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普洱市香蕉产业现状、发展优势、制约因素的分析,结合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及普洱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普洱市香蕉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名称】农业开发与装备 【年(卷),期】2018(000)009 【总页数】2
【关键词】香蕉;产业;对策;普洱
0 引言
香蕉是世界第二大宗水果,是云南热区的重要水果,是普洱市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景谷县,种植平均海拔1 000 m,由于高纬度和高海拔立地种植环境,形成了普洱香蕉产品的特殊性,香蕉产业已成为普洱市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支柱性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普洱市实现产业脱贫,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普洱市香蕉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情况
由于普洱市热区资源丰富,目前,全市10县(区)均有香蕉种植。截止2017年底,全市香蕉种植面积达1.67万 hm2,产量46万 t(已收获)。普洱市香蕉的种苗大都是周边州市客商培育后销售给种植户,品种以“巴西蕉”和“威廉斯”为主。香蕉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新植首次13~14个月收获,以后是10~11个月收获,6年为一轮生产周期(一般种植3~4年),种植130~160株/667 m2,每个工人可粗放管护2 hm2左右,产2~3.5 t/667 m2。 1.2 农业投入品情况
普洱市香蕉种植肥料施用品种主要为有机肥、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复混肥;施肥时期分基肥、苗肥、出苞肥、抽蕾肥四个时期施用;施用数量为有机肥为464 kg/667 m2、化肥施用量折为纯养分为N—39 kg/667 m2,P2O5—78 kg/667 m2、K2O—73 kg/667 m2。
农药使用主要品种包括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生长调节剂四个大类。根据调查结果,我市香蕉种植区所使用农药大部分均属中低毒农药,未发现使用国家禁用、限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情况。另外,据调查走访结果,蕉农最后一次用药结束后即套袋,到香蕉果实采摘,中间间隔4个月即120天,安全间隔期也没有问题。全市香蕉生产用药是安全的。
2 香蕉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开发时间短,模式较单一
在经营方面,香蕉种植主要是外来客商和种植大户,而且都是以香蕉鲜果地头销售为主,没有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产业化水平低,规模效益差。
2.2 市场不稳定,专业组织弱
香蕉由于容易受气候、台风和病虫害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地头价格在0.6元~7.5元/kg之间,相差10倍以上。服务于农户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发育不良,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2.3 科技含量低,质量不稳定
生产科技含量低,从业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重栽培轻管理,大多凭经验种植,人为因素较多,导致香蕉品质差异大,质量不稳定,部分果园应有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4 管理不到位,劳力不充裕
各县(区)对香蕉种植均持不干涉、不支持、不反对的保留态度,香蕉产业处于放任自流的发展状态,所以,对辖区内的香蕉种植情况不清,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及时跟进开展服务。目前,我市涉农产业发展较快,劳动力较为紧缺,部分劳动力又外出打工,有的县乡劳动力不足,特别是香蕉收购季节,出现向边境、外州市招聘临时工的现象。 2.5 深加工滞后,服务不健全
目前,普洱市香蕉的商品化处理程度低,处理技术落后,无贮藏能力,采收后的损失率高。另外,销售市场不规范,销售渠道不畅通,果品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有的代办经纪人压级压价,转手倒卖,坑农吃客,导致蕉农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3 香蕉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3.1 加强宏观管理
在香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级职能部门要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高度。一是政府要出台指导性意见,加强对香蕉产业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