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课堂内外的施蛰存
沈鹤龄
施蛰存先生谢世已好几年了。一九四六年,他首次来给我们上国文课时,已是文名显赫。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确实是个戴黑边眼镜的中年学者,而嗓子十分低沉,那时俗称“雌鸡喉咙”。他讲课的特点是重训诂而轻阐述,能够为一词一句甚至一个字的出典与释义花许多工夫。举个简单的例子,如讲王昌龄的七绝《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寥寥四句,就明月与古城何以分别冠以秦时与汉时讲了许多,再是龙城在何处飞将是何人,以及人、地关系等,最后是阴山在何处及其重要的地域历史意义,引经据典,毫不马虎。这使学生们觉得沉闷乏味,而最想听他抒发的怀古爱国的议论,他却从略了。只因我对古典文学兴趣特浓,不怕沉闷,坚持听和记,积存时日,终于得益匪浅。由此能够了解,施师是老老实实稽古钩沉的严谨学者,而不是轻视差不多功只善于煽情的教师。
新中国成立前夕,教授的生活都很清苦,施师家庭负担重,所以更苦。老师们往往趁讲课的机会,插进大量牢骚,如课文内容正合教师境遇,那就更会借题大加发挥。一次,施师讲韩愈名文《进学解》。读过此文的人皆知其内容,韩愈教诲诸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岂知有学生当场驳先生:“先生欺余哉!”像先生那样钻研学问之勤,排斥异端之劳,治史之谨严,为文之闳肆,做人之方正,怎会弄到动辄得咎,官位遭黜,“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呢?如是别的教师,教到此处,定会触境生悲,愤世嫉俗。施师却不然,仍像平素一样埋首于一词一句之训诂而不加阐述。此文词句艰深之处特多,施师为训诂所花工夫恰恰比其他课文更多,更无时间联系现实。我年老后阅历丰富了,重读此文,感慨良深。曾问耄耋之年的施师:“你那时教此文何以能心定神闲,毫无牢骚?”他说:“你们当时阅历单纯,向你们发牢骚你们绝无体会;现在你们阅历多了,温故而知新,岂非感慨自来了吗?”原来,他相信人的生活,须各人自去体验,他不情愿强加或灌输。
施师布置作文,往往命题宽泛,有时无命题,要我们自己命题作文。“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熟悉的。”他从不讲什么作文诀窍、行文程式、句法语法等,他只要我们多读范文,课余可选读“闲书”。他说好的古文是百读不厌的,白话文也如此,他品评“五四”后白话文佳作说:鲁迅作品优于胡适,胡适自称“但开风气不为师”,有自知之明。我因而一度读鲁迅作品甚勤,一九四六年以后,我投给他所主编的报纸副刊的作品,常流露鲁迅笔法,这却引起了他的批判。他说:“你模拟这种笔法做什么?学僵了,笔头就难以舒展了。”当时我未敢多问什么原因,私下以为这大约由于他与鲁迅有宿怨。我只回了一句:“唐弢写得好的杂文,基本上由于讥刺得深刻,也不一定确实是鲁迅笔法。”在我的写作渐趋成熟后,我才醒悟,往常对他,也许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因为他重训诂,在他晚年,我与他谈“诗无达诂”时,他说:“所以诗的训诂应容许众说纷纭。”与他谈新诗,他说:“新诗源自西洋,与我国传统无关,谁如对此有兴趣,应多读外文原诗。读译诗,原汁原味没有了,不如不读。”他说:“中国诗译成外文也一样,李白诗译成了英文,有英国人盛赞李白诗美妙,英译李白诗能保持原汁原味吗?不懂汉文的英国人
不是人云亦云,确实是在赞扬译者罢了。”关于中国诗的传统,他说所以应从《诗经》谈起,我说现代人把《楚辞》抬得很高,他说,在古代经孔子删定的《诗经》是正宗,《楚辞》开始时是被儒家看不起的。
施师上课重训诂少议论,但到了课外,他一发议论那么大都一针见血,这正是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厚积薄发的结果吧。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这使学生们觉得沉闷乏味,而最想听他抒发的怀古爱国的议论,他却从略了”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而最想听他抒发的怀古爱国的议论”什么原因“他却从略了”? 答:
答案 “这”指代施蛰存先生重训诂而轻阐述的授课方式。他对“怀古爱国的议论”的“从略”有两个缘故:一是他是一位老老实实稽古钩沉的严谨学者,从不轻视差不多功;二是他不情愿在课堂上强加或灌输自己的思想,认为应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2.施蛰存在教书育人上有着怎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的事件加以概括。
答: 答案 〔1〕治学严谨,重视差不多功,比如对《出塞》等的讲授;〔2〕不愿向学生强加或灌输自己的思想,教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比如在《进学解》的讲授中不添加自己的牢骚等;〔3〕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鼓舞学生在打牢基础的同时进行创新,比如说对作者写杂文的批判等。
3.文章是怎么样刻画施蛰存的形象的?请加以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注重在典型事件里、具体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比如对施蛰存先生的两次讲课的描述;〔2〕注重对人物语言等的直截了当描写,比如对“诗无达诂”问题的阐释等;〔3〕注重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比如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施蛰存先生与其他教师进行比较等。
4.作者在文章开头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使用了“煽情”一词,在现实生活中,会“煽情”的老师大有人在,有的还受到许多人的青睐,比如近年来“百家讲坛”推出的重量级人物易中天等。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既要有真才实学与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手段,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在愉悦的氛围里教学相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作为生物的社会 刘易斯·托马斯
①假如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
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依旧非生物的。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假如我们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确实是在违反科学。
②只是,让一个旁观者不如此看是很难的。蚂蚁的确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③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大概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如此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④不管如何说,这些东西依旧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许多。所以,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可不能有什么思想了。它只是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大概依旧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只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确实是它的心智。
⑤建筑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赶忙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因此,好像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因此,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⑥白蚁在有一个方面更为奇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大概也随之增加。小室里有两三只白蚁,就会衔起一块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并没有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建筑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蚁加入,大概达到了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因此思维开始了。它们开始把小粒叠放起来,霎时间竖起一根根柱子,造成一个个弯度对称的漂亮拱券。一个个穹顶小室组成的晶状建筑出现了。迄今还不明白它们是怎么样交流信息的,也无人明白,正在建筑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么样明白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而时候一到,它们又怎么样明白把两根柱子合拢,作成天衣无缝的拱券。一开始使它们不再把材料搬来搬去,而是着
①
手集体建筑的刺激物,也许是在它们的数目达到特定阈值时释放的外激素。它们像受了惊
⑦尽管我们不管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其他动物更互相依赖,联系更紧密,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减〕
注 阈〔yù〕:界限或范围。
5.生物学界什么原因认为“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的观点是“相当糟
糕的态度”?
答:
答案 因为生物学界认为昆虫行为是绝对有异于人的,把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相联系是违反科学的。
6.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昆虫的哪些行为现象让我们“不安”?
答: 答案 〔1〕它们“什么都干”的行为太像人。〔2〕好像没有思想的个体小生物,组成庞大动物体后,好像有了思想,行为步调一致。〔意思对即可〕 7.本文作为科普作品,幽默、风趣、有人情味是它的语言风格之一,请举例分析这种语言特点及其好处。
答:
答案 作者往往把生物的行为拟人化,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说蚂蚁“喂养家畜”、“使用童工”、“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等等,就把生物当作人来写,让人觉得亲切。
好处:作为科普作品,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便于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能够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8.文章结尾说,尽管人类最具社会性,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本文介绍的昆虫生活对我们有什么警示?
答:
答案 昆虫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显示出非凡的力量。人类往往盲目乐观自大,缺乏的正是这种联合精神,因此,人类只有加强联合与团结,才能不断产生智慧,克服自身进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意思对即可〕
第26练 有用类文本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月11日:为了忘却的纪念
吴 鑫
①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的一名发言人9月5日称,“9·11”事件后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废墟上升起的第一面美国国旗难道不翼而飞。
②去年9月11日发生恐怖袭击当天,三名纽约消防员麦克威廉斯、约翰逊和埃森格林从停在附近的库佩拉奇斯夫妇的游艇上取走了一面美国国旗,并在世贸中心废墟上升起。这次颇有历史意义的升旗仪式被抓拍下来,成为纽约消防员救助恐怖事件遇难者的标志图片。随后,这面国旗于去年10月随“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开赴阿富汗反恐战争前线,直到今年3月被送回到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的办公室。据悉,布隆伯格差不多下令有关人员对此进行调查。 ③这大概是“9·11”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不协调音。进入9月以来,伴随着媒体的大篇幅报道,纪念活动开始升温,世贸中心的残骸几乎走遍了美国每一个州的展览中心,唤起人们对一年前悲情时刻的经历。
④9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将9月11日定名为“爱国者日”,号召全美国永久铭记在“9·11”中牺牲的人们,向他们的英雄事迹致敬。
⑤9月5日,介绍纽约警察在“9·11”中英勇表现的展览在纽约警察博物馆开幕,其中有23名殉职的纽约警员的相片和遗物,以及从世贸中心废墟中寻获的摩托车残骸、警察巡逻车的后车箱和被损坏的警报器。
⑥9月6日,美国国会在距离世贸中心不远的联邦礼堂进行会议。那个地方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200多年前宣誓就职的地方,1789年美国国会的第一次会议就在那个地方召开。美国国会通过200多年,首次回到它的“发源地”开会。会议50分钟要紧是演讲、颂诗以及音乐。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格普哈特表示:“我们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同我们的悲伤差不多相称。美国正在从事一项使命,不是为了报复,也不仅仅是为了打败恐怖主义,而是再一次显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自由终将战胜狂热。”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表示,历史将记录下恐怖分子的失败,他说:“美国的实力不是钢铁或水泥,而是我们对宪法和人权法案中所表达的价值观的信仰。”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说:“袭击事件发生后,我们的国家就陷入了战争。我们的自由是用很高的代价获得的,我们不预备让它流逝。”会后,议员们参观了“零地带”。那儿,摆放着大量的鲜花,以纪念在“9·11”中丧生的2 819人。 ⑦9月7日,纽约的孩子们在中央公园参加一个呼唤“和平”的活动。9月8日,纽约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会进行一个大弥撒,分别代表美国51个州的51架小飞机当天上午飞越纽约原世贸中心上空,以示悼念。
⑧9月10日晚,纽约的多个地方都会进行烛光守夜活动,还有纪念步行活动,与第二天纽约隆重的纪念仪式相连接。
⑨更重要的活动所以在9月11日。这一天,布什及夫人劳拉早晨将首先参加在华盛顿进行的一个非公开的宗教仪式。在美国东部时间8点46分,即一年前第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时刻,白宫将进行默哀仪式。然后,布什将前往五角大楼参加纪念仪式,然后赴宾夕法尼亚93号航班坠毁的地点献花圈。据推测,这架航班当时正欲前往袭击华盛顿的另一目标。下午4点30分,布什将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安放花圈。当晚9点零1分,布什将从纽约向全国发表讲话。
1.本文要紧记叙“9·11”周年纪念活动,①②自然段先写国旗丢失的事件,有何作用? 答:
答案 引出报道的内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顺便交代新闻背景。 2.第⑥自然段中什么原因引用了许多人物的言论,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使新闻更加具体生动;说明美国对恐怖事件和对以后的态度〔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作者对事实的态度。 3.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罗列了六件“将”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事件,什么原因要如此写?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