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水产消息
在生产中,鱼的细菌性疾病时有发生,
尤以草鱼细菌性肠炎多发,主要侵害草鱼的消化
道,其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近年来,笔者
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现将临床上贺纛1,林以相2
一些防治介绍如下。(1.贵州省兴义市畜牧兽医局,兴义562400;1流行情况2.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百德兽医站,兴仁562300)细菌性肠炎主要危害草鱼、青鱼。该病一直
⑵定期加注新水,科学地开动增氧机。合理全池泼洒生石是我国鱼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而且此病常和细菌
灰,保持水体弱碱性,严格执行“四消”措施。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条件恶劣常常是诱发本病的原因。如
⑶发病期间每月投喂中草药1~2疗程。如每100kg鱼每天水质恶化、溶氧低、吃食不均等都可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导
用大蒜头500g捣烂或穿心莲2kg,粉碎后同食盐200g拌料致该菌在肠内大量繁殖而发病。
投喂。3d一个疗程2症状
5.2治疗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
⑴外泼氯消毒药,同时将呋喃西林拌料投喂,每100kg鱼重泳缓慢,食欲减退或不食。肛门红肿,有的腹部膨大,将病鱼
第1d10g,第2~6d用量减半。头部拎起,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
⑵每100kg鱼每天用10g磺胺甲基异恶唑或呋喃唑酮拌料3病理
投喂,第2~7d用量减半。疾病早期,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内粘液较多;疾病后
6小结期,可见全肠呈红色,肠内多淡黄色液体。镜检肠腔内红细胞
鱼类疾病防治贯彻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原则。较少,有部分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
⑴细菌性肠炎,以草鱼多发,主要流行在高温季节,由此要4诊断
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即机体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根据以上症状及病理解剖不难作出诊断,为进一步确
毒、食场消毒;饵料投喂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诊,取病鱼的肝、肾接种在R-S选择和鉴别培养基上菌落呈
⑵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调节,有效开动增氧机;作好黄色,即可确诊。
天气、水温、投饵、鱼病防治等记录。5防治
⑶每隔10~20d可用如下中草药进行沤水,以达到预防细菌5.1预防
性肠炎的目的。如穿心莲、铁苋菜、辣蓼等扎成小捆放入池中,⑴临床上采取综合性预防。做好“四定”投饵,不投喂
该就地取材、副作用小等优点,也可用于疾病早期防治。变质饲料。草鱼细菌性肠炎的诊治
!!!!!!!!!!!!!!!!!!!!!!!!!!!!!!!!!!!!!!!!!!!!!!!!!!!!!!!!!!!!!!!!!!!!!!!!!!!!!!!!!!!!!!!!!!!!!!!!!!!!!!!!!!!!!!!!!!!
3.1主要症状病鱼体表局部出血,病
灶处的鳞片脱落,鳍基部充血,鳍条末
端腐烂呈破碎的纸扇状。
3.2防治方法(1)放养及捕捞过程中沈培敏,刘桂花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2)在鱼种(甘肃省庄浪县畜牧中心,庄浪744600)放养前,漂白粉按10g/m3水体浸洗鱼体
1肠炎病20min左右;(3)强氯精按0.4~0.7g/m3水体溶水后全池泼洒。1.1主要症状病鱼在池中离群独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4草鱼出血病
或不吃食。鱼体特别是头部发黑,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肠管无4.1主要症状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食,充满黄色粘液,草鱼鱼种、成鱼都易感染,死亡率很高。病鱼体表呈暗黑色,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或不摄食,并逐渐消1.2防治方法(1)每公斤鱼每天用大蒜头(捣烂)10g~30g、瘦死亡,严重者病鱼全身充血。
食盐2g,拌入饲料中配置成药饵,分上、下午2次投喂;(2)按4.2防治方法(1)给鱼种注射灭活疫苗,被注射的鱼种对1亩水面1m深的水用200g三代鱼虾安治疗1次,病情严重出血病的免疫力至少可维持14个月以上;(2)每667m3水时隔日再用1次;(3)每50kg饲料中拌200g出血立停口服体,用1000g大青叶+500g贯众,加水煮沸10~15min,兑水全
3药,连喂3d~4d,效果很好。池泼洒;(3)硫酸铜按0.7g/m水体溶水后遍洒全池。
2烂鳃病5白头白嘴病
2.1主要症状病鱼鳃丝腐烂,鳃盖骨内表皮往往充血,中5.1主要症状病鱼头部和眼球区的皮肤变成乳白色,唇部间部分有时烂穿呈一透明的“天窗”。肿胀,周围皮肤腐烂,并有絮状物粘附。个别病鱼的颅顶和眼2.2防治方法(1)生石灰 __清塘消毒或全池泼洒生石灰瞳孔周围有充血现象,而呈现“红头白嘴”症状。使池水呈25ppm的浓度;(2)操作时要轻快,避免鱼体受伤;5.2防治方法(1)用1ppm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2)每(3)外用与内服相结合效果更好。外用土霉素3g~5g/m3水药100kg吃食鱼用灭菌散100g,拌入3kg精料中,1次/d,连用浴,内服土霉素1g拌1kg饲料,投药饵为1次/d,4~6d即可。3d(;3)每亩池塘水深1m用五倍子4g研碎后煮水,全塘泼洒。3赤皮病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2008年第2 期95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