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
1-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1-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1-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1-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1-5、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1-6、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km。
1-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1-9、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 1-10、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1-11、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13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6°带坐标,带号为22,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9°,横坐标的实际值为,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西。 1-12、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某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高程。
第2章水准测量
2-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方法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2-2、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2-3、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2-4、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2-5、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6、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7、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2-8、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2-9、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仪器下沉的。 2-10、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2-11、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双面尺的一面为黑色分划,另一面为红色分划,同一把尺的红黑面分划相差一个常数,其中A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687,B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787。
2-1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竖轴铅垂,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视准轴水平。
第3章角度测量
3-1、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3-2、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竖轴VV、横轴HH、视准轴CC、照准部管水准器轴LL、圆水准器轴L’L’。
3-3、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3-4、测量的角度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
3-5、用光学经纬仪观测竖直角、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竖盘指标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其目的是使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3-6、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 3-7、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A、B、C、D四个标志,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以B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B—C—D—A—B。
3-8、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之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3-9、用经纬仪盘左、盘右两个盘位观测水平角,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照准部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
3-10、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则第4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90°左右。
第4章距离测量
4-1、距离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GPS测量。 4-2、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大。 4-3、钢尺量距方法有平量法与斜量法。
4-4、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4-5、经纬仪与水准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视距。
4-6、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CD两段距离,AB往测为,返测为;CD往测为,返测为,则AB比CD丈量精度要高。 4-7、陀螺经纬仪可以测量真北方向。 4-8、罗盘经纬仪可以测量磁北方向。
4-9、地球自转带给陀螺转轴的进动力矩,与陀螺所处空间的地理位置有关,在赤道为最大,在南、北两极为零。因此,在纬度≥75°的高纬度地区(含南、北两极),陀螺仪不能定向。
第5章全站仪及其使用
5-1、全站仪测量的基本量为水平角、竖直角、斜距。
5-2、全站仪的三轴是指视准轴、测距发射光轴、测距接收光轴。
5-3、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的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相互垂直。
5-4、单轴补偿器只能补偿全站仪竖轴倾斜在视准轴方向的分量对竖直角的影响,其功能等价于竖盘自动归零补偿器。
5-5、双轴补偿器能补偿全站仪竖轴倾斜在视准轴方向的分量对竖直角的影响,在横轴方向的分量对水平角的影响。
第6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6-1、真误差为观测值减真值。
6-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 6-3、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6-4、权等于1的观测量称单位权观测。
6-5、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 6-6、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返测为,则相对误差为1/7488。 6-7、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6-8、误差传播定律是描述直接观测量的中误差与直接观测量函数中误差之间的关系。 6-9、设某经纬仪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为±9″,欲使其一测回测角精度达到±5″,需要测3个测回。
6-10、水准测量时,设每站高差观测中误差为±3mm,若1km观测了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L。
第7章控制测量
7-1、已知A、B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xA?,yA?,xB?,yB?,则坐标方位角?AB?353°05′41″、水平距离DAB?。
7-2、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90°。 7-3、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7-4、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303°20′。
7-5、使用fx-5800P的Pol函数由坐标增量计算极坐标时,计算出的距离存储在字母寄存器I中,夹角存储在字母寄存器J中,当J>0时,J的值即为方位角;当J<0时,应加360°才为方位角。
7-6、使用fx-7400G的Pol函数由坐标增量计算极坐标时,计算出的距离存储在答案串列寄存器ListAns[1]中,夹角存储在答案串列寄存器ListAns[2]中,当ListAns[2]>0时,ListAns[2]的值即为方位角;当ListAns[2]<0时,应加360°才为方位角。 7-7、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与GPS测量。 7-8、常用交会定点方法有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
7-9、直线方位角的定义是从标准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直线方向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360°,直线象限角的定义是从标准北方向或标准南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到直线的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90°,其中顺时针旋转的水平角为正值,逆时针旋转的水平角为负值。
7-10、三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7-11、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7-12、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7-13、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应有起算点的坐标和起算方位角,观测数据应有水平距离和水平角,导线计算的目的是求出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第8章GPS测量的原理与方法
8-1、GPS工作卫星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是20200km。
8-2、GPS定位方式可以分为伪距定位、载波相位测量定位和GPS差分定位。 8-3、GPS定位根据待定点位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静态定位、动态定位。 8-4、卫星信号包含载波、测距码和数据码。
8-5、GPS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第9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9-1、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9-2、相邻高程点连接的光滑曲线称为等高线,等高距是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 9-3、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9-4、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右侧、字头应座南朝北。
9-5、测绘地形图时,对地物应选择角点立尺、对地貌应选择坡度变化点立尺。 9-6、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垂直。
9-7、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9-8、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9-9、典型地貌有山头与洼地、山脊与山谷、鞍部、陡崖与悬崖。
9-11、山脊的等高线应向下坡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应向上坡方向凸出。
9-12、地形图比例尺的定义是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分数字比例尺与图示比例尺两种。
9-13、首曲线是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在图上应用宽的细实线绘制。
9-14、计曲线是从0m起算,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的一条等高线,在图上应用宽的粗实线绘制。
9-15、间曲线是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的等高线,应用宽的长虚线绘制,用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可不闭合。
9-16、经纬仪配合量角器视距测图法,观测每个碎部点的工作内容包括立尺、读数、记录计算、展点。
第10章地形图的应用
10-1、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 10-2、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10-3、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则实地长度为。
10-4、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点的三维坐标、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方位角、图形面积。
第11章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11-1、野外数字测图法有电子平板法与草图法。
11-2、数字测图软件计算土方的方法有DTM法、断面法、方格网法、高等线法。
11-3、可以用CASS批量展绘坐标数据文件中点的坐标,要求坐标数据文件为文本文件、每行数据为一个点的坐标,其格式应为点号,编码,y,x,H。 11-4、用CASS可以展绘点号,也可以展绘编码。
第12章建筑施工测量
HZ)。
14-5、测设路线曲线的方法有偏角法、切线支距法、极坐标法。 14-6、路线加桩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曲线加桩和关系加桩。 14-7、里程桩分整桩和加桩。
14-8、中线测量是将线路工程的中心(中线)测设到实地,并测出其里程,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测设中线各交点、转点与转角。
14-9、圆曲线详细测设的方法有切线支距法、偏角法、极坐标法。
(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2、天文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
面。………………………………………………………(×) 3、大地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
面。………………………………………………………(×) 4、视准轴是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
线。………………………………………………………(×)
5、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6、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7、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8、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9、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
平。……………………………………………………………(×) 10、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 11、高程测量时,测区位于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
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0、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
21、闭合差——一系列测量函数的计算值与应用值之差。
22、限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允许值。 23、相对误差——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比。
24、绝对误差——在测量中不考虑某量的大小,而只考虑该量的近似值对其准确值的误差本身的大小。
25、极限误差——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 26、平均误差——测量误差绝对值的数学期望。
27、系统误差——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28、偶然误差——其符号和大小呈偶然性,单个偶然误差没有规律,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
29、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30、权——衡量测量值(或估值)及其导出量相对可靠程度的一种指标。 31、单位权中误差——权为1的观测值的中误差。 32、视距测量——利用测量仪器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及刻有厘米分划的视距标尺,根据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快速测距方法。 33、照准部偏心差——经纬仪或全站仪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而产生的测角误差。 34、子午线收敛角——地面任一点P的真北方向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北方向的水平夹角,以P点的真北方向为基准,P点的坐标北方向偏东为正,P点的坐标北方向偏西为负。 35、磁偏角——地面任一点P的真北方向与P点磁北方向的水平夹角,以P点的真北方向为基准,P点的磁北方向偏东为正,P点的磁北方向偏西为负。
36、中央子午线——高斯投影时,横圆柱与参考椭球体表面的切线。
37、三北方向——真北方向、磁北方向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北方向。
38、磁偏角——地面P点的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的水平角,以P点的真北方向为基准,P点磁北方向偏东为正,偏西为负。 39、子午线收敛角——地面P点的坐标北方向与真北方向的水平角,以P点的真北方向为基准,P点坐标北方向偏东为正,偏西为负。 40、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
41、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