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点渗透 提高实效 ——浅谈品德与生活(社会)如何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安溪县实验小学 吴德芳 【期刊名称】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3(000)006 【总页数】1
有关研究表明:学科教学与学习主体的心理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学习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在学习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提高了,反过来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显然,通过课堂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教学实效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性作用。教师应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抓好渗透的着力点
在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是上下级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显然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因此,品生(社)课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形成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这是在品生(社)课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是营造良好心理氛围的重要条件。教师备课首先要备学生,
想想他们喜欢什么,爱做什么,站在他们的立场、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新的综合课程,现实教学中,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故事、设疑解疑、播放多媒体、课本剧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爱越多,快乐越多》时,我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童话故事《快乐王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接着,我再让学生现场扮演病人和亲人朋友,体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过程。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他们学会了“爱越多,快乐越多”的道理。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寻找渗透的结合点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加以梳理,才能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有勇气,不怕难》一课,教师可以运用身边一些战胜困难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战胜困难,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开心就好》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的办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我能行,我快乐》让学生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扬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生活能力的角色。还有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要挖掘锻炼心理品质、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能够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塑造良好性格、陶冶高雅情趣、培养爱国情操、增强
自律能力等与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内容。
三、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把握渗透的重难点
目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满堂灌”现象,一节课的时间全都由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课,成为教师的演讲台,学生只是机械、单纯地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或讲读课文,是纯粹的受教育者,被动的客体。因此,教师如能在课堂中运用角色扮演、心理短剧、行为训练等心理学的一些原理、方法和技能,能达到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目的,使品德课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活泼。
如《当冲突发生以后》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小欣是个乐天派,老爱“管闲事”,总有一群同学围着她。同班同学小琪的父母离婚了。为了这件事,小琪老是精神恍惚、闷闷不乐的。小欣见了后,就跑去安慰她。没想到小琪指着她说:“走开,我讨厌你的同情。”小欣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回家后大哭了一场,妈妈劝小欣不要灰心。第二天,小欣把小琪请到自己家一起做作业,并对她说:“接受同情一点都不丢脸,人与人本来就是互相扶持的,你碰到类似的事情也同样会去帮助别人,对吗?”小琪听了小欣的话很高兴,她们成了知心的朋友。 我在处理这个故事时采用了心理辅导中的理性治疗技术,理情治疗的关键是改变当事者的不适当的信念,而不是改变事件,因为事件是不可改变的。以心理辅导的形式唤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把品德内化,所取得的效果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得多。心理健康教育要达到一个目标就是教会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调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宣泄等,最终达到“助人自助”,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