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管理者个人领导艺术的人认为:“管理就是领导。”该定义的出发点为:任何组织都有一定的结构,而在结构的各个关键点上是不同的职位,占据这些职位的是一些具有特殊才能或品质的人,这些人被称为领导者。组织中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在不同层次的领导者的领导之下进行的,组织活动是否有效,取决
强调决策作用的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狭义地说,决策就是做出决定的意思。广义地说,决策是一个过程,它包括收集各种必要的资料,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找出最佳方案,以及跟踪检查。该定义的提出者强调,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组织是由一些决策者所构成的系统;任务或工作都必须经过这一决策才能完成。如果决策错误,执行得越好,造成的危害就越大。因此任何一项组织工作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所以他们认为管理就
管理定义的多样化,反映了人们对管理的多种理解,以及各管理学派的研究重点与特色。但是,也应看到,不同的定义,只是观察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在总体上对管理实质的认识还是共通的。为了对管理进行比较广泛的研究,而不局限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①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没有共同劳动,人们就不会结成配合与协作关系,也不存在组织的共同目标,管理工作就成为多余。有了共同劳动,就必然存在着从事共同劳动的人员之间的分工、协作问题,管理人员及其管理活动就有存在的
②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没有共同的目标,就没有共同劳动,也就不需要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就会无
③管理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任何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目标就必须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与过程,这些,是一切管
④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要实现目标,就必须使资源与职能活动协调,所有的管
⑤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它强调了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所有的资源与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最主要的是对人的管理。
二、管理的作用
英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创办人托马斯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深入浅出地
有一个男孩子第一次得到一条长裤,穿上一试,裤子长了一些。他请奶奶把裤子剪短一点,可奶奶说眼下的家务事太多,让他去找妈妈。而妈妈回答他说,今天她已经同别人约好去玩桥牌。男孩子又去找姐姐,但是姐姐要去约会,而且时间就要到了。这个男孩子非常失望,担心明天穿不上这条裤子,他就带着这种
奶奶忙完家务事,想起了孙子的裤子,就去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来后心疼弟弟,又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妈妈回来后同样也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可以想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向并不一定相同,在没有管理活动协调时,可能会互相抵触。即使目标一致,由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国外一些学者的调查统计证实了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英国专家小组去美国学习工业方面的经验,他们很快就发现,英国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并不比美国落后很多,然而英国的生产率水平同美国相比为什么如此悬殊呢?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英国工业在生产率水平方面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英国的组织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而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英国快,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较高的管理水平。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过,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美国经济上的强大竞争力与美国在管理科学上的突飞猛进显然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 美国的邓思和布兹特里斯信用分析公司在研究管理作用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多年来,他们对破产企业进行了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在破产企业中,几乎有90%
中国国有企业面临许多困难。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亏损企业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没有轻松的道路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地研究、改善经营管理,建立一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是根本出路。没有现代财务、成本、质量管理和科学决策制度,没有扎扎实实的管理基础工作,就不能搞现代市场经济。1996年7月前总理朱镕基在一次会议中指出:“对管理的重要性宣传得还太少,要大力宣传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大力提倡振兴中国的管理科学,要总结中国管理实践的经验。”他又说:“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这个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了管理科学。现在,确实
三、管理的特性 (一)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作为共同劳动的产物,它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而抽象地存在,也就是说,一定社会的管理无不具有科学技术的和上层建筑的二重特征,这就是
所谓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般性质——自然属性,这种性质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所具有的客观规律,它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并不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管理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实行的,是这个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这个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这两方面的属性即管理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它的主要表现是,管理权归生产资料所有者——资本家及其代理人所有;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管理是建立在阶级对抗基础上的,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的一种手段。现代资产阶级为了实现其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的做法,但这决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管理的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管理的社会属性同样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决定的。它的主要表现是,管理的权力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所有,而归社会主义劳动者掌握和执行;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剥削,而是为了发展生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即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关系。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管理的社会属性即社会性质与资本主义管理的社会性质是不同的。通常所说的管理的性质不同,主要指的就是管理的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
管理的自然属性即管理具有同现代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关联的、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的特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实行管理组织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员专业化,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这些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管理组织生产力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无论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还是资本主义企业管理都没有根本区别,是具有共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外国一切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方法都应认真学习,不论是哪个国家的,只要是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都要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二重性的原则,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管理的依据,是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资本主义管理,一方面要学习、借鉴,使其中合乎科学的部分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对它的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必须进行抵制和批判。那种一概排斥或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的做法,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态度。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对其认真地加以分析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学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两位一体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我国的许多管理学学者把管理的自然属性称为管理的一般职能,把管理的社会属性称为管理的特殊职能。按照这种含义,管理的一般职能与管理的特殊职能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在管理的基本职能中体现出来,并一起发挥作用。例如,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领导职能。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合理的领导方式,以提高效率是管理的一般职能,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加强领导的目的是赚钱;社会主义的领导是为了增强大家同志式的合作关系,高效地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不单单是为了赚钱,这是管理的特殊职能在领导职能中的体现。
(二)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管理劳动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专门劳动,是一种职业,它符合一般的职业要求:①从职人员必须具有专门的知识结构;②职业技能的获取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培训;③进入职业时将受到控制,通常需要经过某种形式的考试;④从职人员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违反者应受到惩罚。显然,并非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管理者,只有具备一定素质和技术的组织成员,才有可能从事管理工作。
(三)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组织需要通过特定的活动来实现其目标;任何活动的进行都是以利用一定的资源为条件的,因此,要促进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管理需要研究的是怎样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如何合理地安排组织的目标活动。
(四)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管理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者的工作或责任的很大一部分是与人打交道,这在领导的职能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四、管理的职能
管理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它涉及的范围最广泛,内容最复杂。但无论什么样的管理活动,都存在着共同的规律性,这就是管理职能。
管理有哪些具体职能,不同的管理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法约尔阐述的管理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后人在法约尔的基础上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管理的职能,如:孔茨将管理的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等。当今大部分学者认为管理应有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其他分类的职能都可以看成是这四大职能的不同划分,和不同表述。因此本阐述的管理职能即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一)计划
计划就是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并事先确定实现目标所须的活动。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计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当前环境、预测未来、确立目标、确定组织战略,并确定实现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二)组织
组织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实现目标所需资源的分配与协调。组织活动包括吸引人才、明确工作职责、资源分配及组织变革以使组织运行更有效。管理者必须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来设计组织结构,配备人员和整合组织力量,以提高组织的效力和应变能力。
(三)领导
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系统,对组织的各级各类人员实行领导和指导,从而保证组织活动按预定的目标顺利进行,这就是领导职能。管理的领导职能贯彻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组织的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领导主要内容包括:激励、沟通和指导。
(四)控制
控制是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活动,这种活动是按原定计划、目标和标准进行检查,找出差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控制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职能,没有控制就没有真正的管理。
各项管理职能都有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例如计划职能通过方案和计划制定与实施的形式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对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和纠正措施表现出来。
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的制定。
对管理职能的研究是管理学重要内容,本书后面各章将对上述各职能作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五、管理的原则
管理的原则是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形成的,对管理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主要的管理原则有:
(一)讲究经济效益原则
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不能不讲究经济效益,讲究经济效益,就是要求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资源,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
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具体标准有以下几方面:①企业的生产成果(或服务成果)同社会需要相比较,即产品(或服务)适销对路,满足市场需要程度;②生产的有效成果同劳动消耗比较;③生产的有效成果同劳动占用的比较(劳动占用的货币形态就是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它反映已有物质财富在生产中的合理利用程度);④生产的有效成果同资源利用的比较。
要提高组织活动经济效益,管理者就必须注意提高自己以及下属的两种能力:①做正确的事的能力;②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它要求现代组织应尊重人、爱护人和激发人的工作热情,着眼点在于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如积极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尊重职工的人格和尊严,积极采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实行民主化管理企业。
(三)突出重点,强化内部管理的原则
企业既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需要,又要练好“内功”,充分挖掘内部的潜能。强化内部管理,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作为国有企业现阶段应突出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建章立制,抓好基础管理。包括企业的定额制度、标准制度、财务制度、作业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车间管理制度等。制定制度应做到科学、合理、适用。
(2)强化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企业要在资金管理上下工夫,想方设法用好资金,力戒周转缓慢、浪费、占压资金。同时,要严格进行成本核算,实行严格考核,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3)强化质量管理和营销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抓好全面质量管理。营销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自下而上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节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一、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学是人类长期从事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以企业组织为重点,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而社会管理实践的领域是多样化的,有的从事企业管理,有的从事政府、军队、公安等国家机关管理,有的从事学校、文艺、学术团体管理等等,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有其特有的性质和规律,管理过程中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由此产生和形成了各种不同门类的管理学。例如:工商企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旅游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军队管理学、交通管理学、物资管理学、财政管理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等。尽管种类管理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但是各类管理又有共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这也是管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来建立一定的理论、原则、组织形式、方法和制度,指导管理的实践,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管理学是一门结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形容现代社会条件下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综合性学科。它是管理实践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反映,是人类长期从事管理实践及其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来源于管理实践,接受管理实践的检验,反过来又指导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