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多向研习文本深度挖掘神韵——以《短歌行》为例谈古诗鉴赏路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多向研习文本 深度挖掘神韵 ——以《短歌行》为例谈古诗

鉴赏路径

◎江苏/高曙燕

【摘 要】摘要:古诗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前人在鉴赏古诗方面探讨出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但它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因此,不同的诗歌就要运用不同的教学赏析途径,才能更好地解读古诗。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之友》 【年(卷),期】2019(038)005 【总页数】2

【关键词】诗歌鉴赏;教学路径;鉴赏技巧

在古诗鉴赏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觉得鉴赏有难度,不能寻求和掌握一个相对有效的鉴赏路径。其实,对于古诗鉴赏,本来就是人云亦云,各有各的思考,各有各的方法。笔者拟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尝试与思考。

一、直击角色,还原作者的真实

对于任何作家而言,其在作品中总会具有一定的角色。有时是显性的,即角色直接显现在作品之中;有时是隐性的,读者可以透过作品的语言揣摩到作者的角色定位。但是,对于诗歌创作而言,诗人往往是抒情主人公,其角色定位一般比较清晰,学生完全可以感觉得到。不过,这种角色大多表现得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进行深度地探寻,并将其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进行还原。

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首先,就作品而言,作者的身份是一名诗人。从标题来看,曹操运用了乐府旧题,新填了这首诗歌。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在当

时影响力较大,被民间广为传唱。《短歌行》节律清晰,朗朗上口,内容丰富,表达高妙。其次,作者的身份还是一位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位求贤若渴的能臣。当时,为了朝廷的兴盛、国力的强盛,曹操专门颁布了“求贤令”,向天下征求贤才。比如,诗歌一开始就状写了作者的愁情,而且这种情感只能借酒浇愁。接着,作者明确了自己愁绪的原因——为了寻求“青青子衿”。然后,作者想象这些人才成为他座上嘉宾时的情形,他“鼓瑟吹笙”。作者借用这种热烈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在求得贤才之后的欢乐情感,也借此传达出对贤才发自肺腑的招募态度。在这首诗中,类似这样的诗句还有不少,其表现了作为政治家的曹操为国家强盛所作出的英明决定。最后,要将这两种身份进行重合。单纯的政治家,对贤才的感召力不一定强大,这是因为贤才身份的特殊性。在中国古代,贤才大多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子,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他们愿意被当朝的统治者所用,这是他们的内在需求。但是,当招募者是一位既有着相当政治才能的大臣,又是一位文学造诣精深的诗人时,他表达出的语言就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能相当高妙地唤醒士子的激越情怀,他们自然也就十分愿意投靠这样的政治家。

可见,将作者的身份进行还原,解析出其在作品中角色的多样性,对于理解诗作内涵、把握诗人的情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文本,开展由表及里地探析,逐渐发现作者的特殊身份。

二、剖析思想,认知情感的丰富

基于作者身份的多样性,其在诗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也比较丰富。为此,在了解作者身份的真实信息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剖析诗作内涵,品味其丰富性。

在诗歌鉴赏中,学生大多对诗歌思想情感的分析不够透彻。例如,对曹操的这首《短歌行》不少学生就用一个“愁”字进行概括。事实上,“愁”确实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但只是情感的类型属于“愁”。至于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愁”,学生对其具体内容则少有精细、准确的分析。为此,对学生的诗歌鉴赏,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可以就由这个“愁”字导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愁’情贯穿全诗,请同学们结合诗歌解析一下共有几种类型的‘愁’?”这种设问有利于学生认清情感原来是细致入微的,也有利于学生平定浮躁的心绪,关注和进入诗歌文本的具体鉴赏。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从上而下的梳理,剖析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再者,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多层级的交流,让学生在组内讲述各自的见解,然后进行汇总;各组派出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同学在汇报中再次进行全面深入的鉴赏。例如,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剖析出“愁”的具体内容:感慨岁月之短,天下贤才不能很快地被自己所用等。也有学生提出了全新的问题:“全诗思想情感以‘愁’为主,表现出多种‘愁’情,但应该还有其它的情感,到底还有哪些情感?”应该说,学生在这时已经接受了思想情感复杂性这个诗歌的基本特点,但又基于此生发出新的疑问,这是良好学习状态的直接体现,也是新一轮教学开展的最佳时机。于是,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展开思索,探求诗作中内蕴的其它情感。很快学生将注意力聚焦于诗歌的最后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来,作者在这里借用典故,表达出自己多样化的情感:既羡慕周公能够招纳天下贤才,而且天下贤才也乐于投靠他;又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他也想象周公一样,招纳并礼待天下贤才,并期待英才尽快到来。

多向研习文本深度挖掘神韵——以《短歌行》为例谈古诗鉴赏路径

多向研习文本深度挖掘神韵——以《短歌行》为例谈古诗鉴赏路径◎江苏/高曙燕【摘要】摘要:古诗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前人在鉴赏古诗方面探讨出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但它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因此,不同的诗歌就要运用不同的教学赏析途径,才能更好地解读古诗。【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之友》【年(卷),期】2019(038)005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zfy6dvnx68ub00wtu64vbt01gdo5005e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