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 (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

北京

(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 题。(共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 ① 的自然之景,抒发了 ② 之情。(2分)

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 【分析】《己亥杂诗(其五)》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诗歌前两句的意思是: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诗句中的“白日斜”为自然之景的出处,意思是:日落西斜,即红日西沉。“浩荡离愁”则是作者情感的体现之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愁。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末尾两句为本诗联想,其中“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归乡途中之作。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诗人虽然已经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不忘报国之志,以表达诗人至死仍牵挂国家一腔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答案:

(1)红日西沉;离别愁闷。

(2)《春晓》中,诗人通过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听到一阵风雨声,不知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被摇落了多少呢?用“花落知多少”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己亥杂诗》中,“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虽然已经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体现出作者的奉献精神。

第 1 页 共 10 页

【参考译文】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点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必须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2.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和主题进行分析。

天津

5.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A. 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 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 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 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答案】D 【解析】

D项的赏析有误,尾联并不是忧伤的笔调,也并非直抒胸臆。诗人比较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由此可知,这两句表现的是对山村迷人景色、淳朴民风的赞美,没有表现“失意与孤独”。

河北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5~6题。(5分)

赤壁 登幽州台歌 杜牧

陈子昂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5.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 共 10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分)

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未被销蚀,自己拿来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理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销蚀。自己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6.(3分)

示例: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面对广阔的原野和辽远的天空,思绪万千,不禁 落泪。

【解析】本题考查情境描绘。画面描述,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或情感。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特点、抓住意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

河南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8.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_____的悲惨故事。(1分)

19.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3分)

【分析】《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也”,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派人去市场上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诗中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 3 页 共 10 页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诗歌内容。本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手把文书”的“把”,“口称敕”的“称”,“回车”的“回”,“叱牛”的“叱”,“牵向北”的“牵”,这五个急迫连续的动作,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暴露无遗,也使卖炭老人的悲苦形象更加突出。 答案:

(1)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

(2)表现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也使卖炭老人的悲苦形象更加突出。 参考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陕西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10 页

22.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诗中“窈窕淑女”一句可以知道,她文静、美好,善良。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可以知道,她劳作姿态优美。所以,她会让君子“寤寐思服”。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关雎》中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蒹葭》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也是运用了“兴”的手法---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 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现代诗人贺知章的《回延安》中也大量地运用了“兴”的手法,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 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答案:

(1)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

(2)“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 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示例:“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参考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 1.了解诗歌基本意思; 2.结合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3.注意重点句子。

江西

第 5 页 共 10 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 (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汇编北京(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题。(共5分)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wu830w5e2i4cx3q5al1oirv327pb00pi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