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节日教案:端午节的粽子
背景 料: 吃粽子
端午 吃粽子, 是中国人民的又一 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 繁多。
据 ,早在春秋 期, 用菰叶(茭白叶) 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 端午 食品。
人周 《岳阳 土 》 :“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 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 期,出 粽。米中 禽 肉、板栗、 、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 粽子的用米, 已“白 如玉”, 其形状出 形、 菱形。日本文献中就 有“大唐粽子”。 宋朝 , 已有“蜜 粽”,即果品入粽。 人 坡有“ 于粽里 梅”的 句。
出 用粽子堆成楼台亭 、 木 牛 作的广告, 明宋代吃粽子已很 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 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 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 繁多。从 料看,北方多包小 的
- 1 -
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
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
在中国盛行
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
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
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
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
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
( 粽子 )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 看,摸一摸、 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
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 2
-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
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
它叫
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
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故事欣赏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
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3、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幼儿制作粽子
T: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老师交代要求:
- 3 -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片粽叶, 放入一点米, 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状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 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 注意了我们可不能浪费,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 培养幼儿的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
五、结束部分
相关资源: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 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 踏进楚国朝廷不久,
便受到赏识, 当了 [ 左徒 ] 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 但是屈原实行
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 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 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 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
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 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传说屈原死后,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
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 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
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 4 -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
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