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基于学生立场改进施教行为——对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革新的一些思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基于学生立场 改进施教行为 ——对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

革新的一些思考

○叶柱

【期刊名称】河北教育(教学版) 【年(卷),期】2013(000)012 【总页数】3

●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需要张扬“学生立场”,摒弃“教师权威”与“知识本位”,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教师立场”和“知识立场”的彻底颠覆。本文所述的“基于学生立场,改进施教行为”,其最终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主体生命价值的充分理解与深度眷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简短的表述,折射出丰富的内涵:“学”自主先行,“教”应需跟进,“教”贴合“学”,方能有效……显然,为了落实这一理念,日常教学中,教师理应秉持“学生怎么学比老师怎么教更重要”的准则,努力凸显学生立场,有效完善施教行为。

然而,调研发现,由于理念认识的肤浅、应试氛围的影响以及实践操作的偏差,教学活动的学生立场依然没能得以重视。很多教师依仗自身的教学经验,极其关注教材内容、概念结论、练习题目等显性的“知识客体”,但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知规律、已有起点、理解疑难等事关“学习主体”的隐性要素却相对忽视。课堂看似“顺风顺水”,但由于缺少应有的学生立场,学生盲目跟从多,主动思考少,机械操练多,深层领悟少,教学活动由此事倍功半。

毋庸置疑,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教材有没有上好,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

而是学生有没有学会。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视角出发,来考虑各种教学问题。那么,如何基于学生立场、改进施教行为呢?在此,笔者浅谈三点想法。

一、目标定位:能让成长视野更广些吗?

我们知道,《课标》提出了“四基目标”及“十大核心词”,来引领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对此不以为然,教学行为“涛声依旧”。具体地说,他们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落实(认为“双基”是必考内容),而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及“十大核心词”的教学落实相对冷落(认为这些跟考试关系不大)。笔者认为,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一方面,“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及“十大核心词”都能融入题目、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它们对于学生后续的数学成长意义重大。知识可能忘掉,技能或会生疏,思想、经验及意识却能融入认知结构、成为稳定素养,帮助学生应对复杂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指出:“学生立场预示着教育者应当关注学生的生长需要,把发现、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需要作为自身教育的使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聚焦眼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当观照长远,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及“学科核心意识”,以数学课堂广阔的目标视野,助力学生全面稳健发展。

曾听一位骨干教师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引出例题“517-348”后,教师组织学生独立尝试并板演。交流时,教师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该生先是吞吞吐吐,表述混乱,后来干脆闭口不言了。教师一看课堂时间有些紧张,便说道:“你已经会算了。虽然讲不清楚,问题也不大,听老师讲讲吧。”说完,教师顾自将计算过程详细讲解了一

遍,之后,便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我们不难发现,教师重视“算法训练”,而轻视“算理描述”。虽然“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逻辑算理比较繁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跳过语言描述这个环节。首先,能够清晰地描述算理,本身就是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一个证据;其次,对学生而言,“将思考过程进行语言外化”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活动经验。这种经验的逐步积累,对其思维品质的锤炼、推理能力(十大关键词之一)的发展及交流能力的提升都大有益处。 基于这样的分析,在执教《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应把“组织学生清晰完整地描述算理”纳入目标。学生不敢讲、不愿讲或不会讲都没关系,教师可以“逼”着讲、“领”着讲、“扶”着讲。比如,可先让学生说说“个位上的9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个问题指向明确,学生容易回答。此后,教师继续跟进:“你能像这样说说得数的每个数字分别是怎么算出来的吗?你能连起来说说计算过程吗?”通过小步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描述,切实积累“思维外化”的活动经验。

二、材料设计:能离儿童现实更近些吗?

当前,一种共识基本形成: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涉及教学内容,决定着一节课的价值;“怎么教”涉及教学策略,影响着一节课的路径。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教学内容通常是依托学习材料来予以呈现的。很多教师都有感觉,面对一则好的学习材料,哪怕教师什么都不讲,学生也会自发产生兴趣,自觉启动思考,自然投身探究。所以说,材料设计非常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学习材料的好坏,不是教师个人主观臆断、自说自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判别标准是——学习材料离儿童现实有多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习材料的优化设计,使其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吻合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更匹配些。

基于学生立场改进施教行为——对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革新的一些思考

基于学生立场改进施教行为——对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革新的一些思考○叶柱【期刊名称】河北教育(教学版)【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3●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需要张扬“学生立场”,摒弃“教师权威”与“知识本位”,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教师立场”和“知识立场”的彻底颠覆。本文所述的“基于学生立场,改进施教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p5e5r0k48n6j4879hw6x2111f27v00bb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