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顺应论视角下《论语》中比喻句的翻译
作者:倪玲玲 郭泉江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10期
摘 要:《论语》中的修辞句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顺应论分析理雅各和辜鸿铭两个译本中比喻句的翻译,探讨如何在顺应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顺应论 《论语》 比喻句 一、引言
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典籍承载了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论语》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伦理的结晶,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先秦早期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的内容主要是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偶、对比、借代、引用、排比等。《论语》中的修辞手法使语句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意味深长。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在语言层面进行合理组织与筛选,还应考虑到文学作品所处的特定文化语境,在顺应文化语境的基础上将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译入目的语。(丁健海,2009)
大部分的修辞负载着文化信息,因此,修辞手段翻译的难点在于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这样具有明显跨文化交际特征的行为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取向和文化立场往往决定翻译的策略顺应倾向(孟健,2012)。本文研究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中比喻句的翻译,其原因在于两位译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做出文化顺应的选择与目的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通过语言顺应论讨论其各自的翻译特色与使用的翻译策略,对探讨译者如何更好地翻译文学典籍中的比喻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他的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顺应论。该理论强调: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戈玲玲,2002)。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译者的译文要使读者能够克服文化障碍并理解原作思想内容。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对语境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同样要遵守语言顺应论所强调的原则: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现象和交际目的的一致性。(钟文,2010)
顺应论主要通过四个方面阐述语言的顺应性特征,即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马卉,2006)。维索尔伦认为,语境关系顺应包括语言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