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97214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精品文档

三年制康复专业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背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健康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使得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心理学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康复心理学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成为康复专业学生必修的医学课程

针对康复专业的特点,将教学重点着眼于使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转归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康复治疗手段对康复对象心理的影响,真正把我们服务的对象看成是人,而不仅仅是残疾,用全面、整体的观点看待和服务于患者,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其全面康复,维护健康。使患者真正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真正地提高生活质量。

二、课程性质

康复心理学是研究残疾人和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康复心理学》属于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等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康复心理学》为三年制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修课,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康复医学导论》、《内科学》、《外科学》等先修课,学生为高中毕业生。

介绍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内容、研究范围及我国康复心理学发展状况。重点学习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三、课程基本理念 1.《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服务。通过学习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指导病残人发展健全人格,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提高、调动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病残人的病残后的康复率与生活质量。

2.《康复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康复心理学》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康复心理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临床实践(心理治疗),使学生认真体会康复治疗师的角色,增强对康复治疗师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

5.《康复心理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康复心理学》课程总学时为30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6学时,在第3学期开设。各校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2.《康复心理学》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学时 序 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考查 合 计

概述 心理学基础 应激与应激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变态心理学 临床心理评估 心理治疗 求医行为与医患关系 康复科常见的心理学问题 康复治疗与心理 常见残疾的心理康复 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 精神疾病的康复 康复心理咨询 主 要 内 容 理 论 2 3 1 1 1 2 2 2 1 1 1 1 1 1 2 2 24 实 验 2 1 1 2 6 总 计 2 3 1 1 1 4 2 2 2 2 1 1 1 1 2 30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育目标

1、熟悉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二、能力教育目标

1.具有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 2.具有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

3.具有在康复治疗中合理运用不同的疗法发挥其心理效应的能力。 三、态度教育目标

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培养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第三部分 课程标准

序号 第一章 工作任务 概述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1、熟悉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分支 。 2欢迎下载

学时 理论 2 实践 0 活动设计 通过典型案例或进入精品文档

2、熟悉康复、康复医学的定义 3、熟悉康复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4、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新的医学模式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 5、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及主要学派 6、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发展、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1、熟悉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的概念 2、熟悉认识过程(感觉、知觉、学习、记忆、遗忘、思维、注意)、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概念、气质、动机、挫折的定义 3、熟悉感觉的一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征、记忆的基本过程 4、熟悉动机冲突的概念和类型 5、熟悉感觉分类、记忆的类别、遗忘的分类、遗忘症、气质类型 6、了解心理的实质;学习理论、情绪理论 3 0 临床(如有条件的话),使学生明确康复心理学的具体任务,理解康复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学习康复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 应激与应激障碍 1、掌握应激的概念、应激源的概念、1 分类和强度评估 2、掌握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的定义 3、理解应对策略与健康的关系 4、熟悉应激反应、应激障碍 5、了解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的具体表现形式 1、掌握心理生理障碍的概念及病因 1 2、掌握心身障碍的诊治原则 3、熟悉心身障碍的中介机制 4、了解临床常见的心身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 1、熟悉变态心理学的定义 1 2、熟悉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3、了解精神病性障碍、抑郁性障碍、人格障碍的定义、精神病性症状及常见神经症性障碍 1、熟悉心理评估的定义、心理测验的定义和特点 2、熟悉心理测量工具的品质 3、熟悉心理量表应用的基本准则 4、熟悉智商、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症状评定量表 5、了解心理测验的分类 。 3欢迎下载

0 通过典型案例,解释应激与应激障碍、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的概念,理解其与健康的关系。 第四章 心理生理障碍 0 通过典型案例,解释心理生理障碍的概念、病因及诊治原则。 第五章 变态心理学 0 通过典型案例,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临床心理评估 2 2 通过心理测量工具的实际使用,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精品文档

第七章 心理治疗 1、掌握心理治疗的概念 2、掌握心理治疗产生疗效的共同要素 3、掌握心理医生应具备的条件 4、熟悉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求医行为与医患关系 1、掌握疾病、病感、求医行为、患者角色、医患关系的定义 2、掌握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3、熟悉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和处理原则 4、熟悉医患关系的模式 5、了解医务人员的心理素养 1、掌握残疾后的心理过程、康复治疗中的心理障碍及处理对策 2、熟悉影响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 3、了解心理康复中常用的心理治疗种类和方法 4、了解残疾后的应对方式 1、掌握康复过程中治疗关系的特点、治疗师承担的角色及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2、熟悉治疗师的品质和基本技能 3、熟悉康复治疗手段的心理作用 4、熟悉康复治疗手段与康复心理 1、掌握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肢常见的心理障碍 2、熟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肢的心理干预 3、了解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心理康复 1、熟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心理危机及影响因素 2、熟悉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3、了解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康复 1、掌握康复过程中的亲子关系 2、熟悉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 3、熟悉残疾儿童的教育 4、了解正常儿童的心理变化及影响因素 1、掌握精神康复的原则 2、熟悉精神康复的内容 3、了解精神障碍的预防 1、掌握心理咨询的定义、目标、准。 4欢迎下载

2 0 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第八章 2 0 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使学生掌握如何更好处理医患关系。 第九章 康复科常见的心理学问题 1 1 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第十章 康复治疗与心理 1 1 回顾所学的康复治疗技术,让学生讨论这些治疗手段的心理作用,及临床的应用。 第十二章 常见残疾的心理康复 1 0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常见残疾的心理康复。 第十三章 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 1 0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讨论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第十四章 1 0 通过典型案例或进入临床(如有条件的话),使学生了解残疾儿童心理康复的特点 通过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精神疾病康复的特点 让学生相互进行心理咨询第十五章 精神疾病的康复 康复心理1 0 第十六章 2 2 精品文档

咨询 则 2、熟悉康复心理咨询者应具备的条件 3、掌握康复心理咨询的对象和内容 4、了解康复心理咨询的形式和方法 5、了解心理咨询的特点 的演练,熟悉教学内容。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突出康复专业特点,为临床康复工作奠定基础

《康复心理学》是康复专业的一门的基础课,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正确运用可以更好地为临床的“康复治疗”服务。康复治疗师在临床执行医嘱施行康复治疗时:治疗前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没有某些心理问题存在?应该如何更合理地安排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心理有什么影响?进行康复治疗时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技巧提高治疗效果?等等。必要时对患者的反应及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在施行康复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康复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就是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奠定基础。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及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应突出康复专业的特点,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临床岗位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加强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充分利用临床实践中的典型病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充分阐述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与临床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强调课程的地位,提高学生对学习康复心理学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注重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康复也强调包括心理康复在内的全面康复、整体康复,这对康复治疗师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康复治疗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宽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任课教师应增强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利用学科教学的优势渗透人文素教育,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渗透人文教育的效果,教师应不断研究和探索渗透人文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渗透人文教育的能力,提高渗透人文教育的水平。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和提炼课程中人文教育的素材,发挥教材的内在人文思想性,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将人文教育的内容与《康复心理学》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康复心理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此外,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深入浅出地渗透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和启迪学生。

3.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寻找信息和知识的空白点,起到加强自学、团结协作、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PBL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思维,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应用,促进临床思维的形成。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过程。再如探究式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等,当然教无定法,教师要善于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过程,

。 5欢迎下载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97214

精品文档三年制康复专业《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健康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使得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心理学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康复心理学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成为康复专业学生必修的医学课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ni58eufd423gj8gje700kc5204u900kh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