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稳定一致的公共形象
印象管理目的:是为了让人感觉不错,而不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 6. 克服社会错觉:获取足够的信息、认真加工信息、克服偏见:选择性编码;选择性合并信息;选择性比较 三、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
1. 归因的概念: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2. 海德归因理论:
1) 情景归因: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
2) 个人倾向归因: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 3. 维纳理归因论:情景、个人倾向归因、稳定性(外在、内在、稳定、不稳定)p41
4. 凯利归因理论:归因于行为者、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作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时间或形态)。 归因的参照点:一致性、一惯性、特殊性p40 5.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成功归因:内在因素:令人感到满意、自豪
外在因素:令人感到惊喜、满意 稳定因素:提高工作积极性
不稳定因素:提高或降低工作积极性
失败归因:内在因素:令人产生内疚、无助感
外在因素:令人产生气恼、敌意 稳定因素:降低工作积极性 不稳定因素:提高工作积极性
6. 归因理论与员工绩效:发现和纠正员工对奖励、报酬的不正确知觉,减少归因误差;注意培养员工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归因倾向 四、个人决策
1. 概念:是指在面临某种问题情况下,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在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 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知觉、思维方式、气质与性格、情感与情绪、情境因素
3. 决策过程模型:纯理性人p47
有限理性人p49
4. 前景理论的主要假设p50 5. 个人决策风格p52
第三章 个性与心理测量 一、个性概述
二、气质差异与管理 三、性格差异与管理 四、个性与职业匹配 五、能力与职业的匹配 六、心理测验
第四章 价值观与态度 一、价值观
二、态度及其改变 三、工作满意度 四、组织承诺
五、激励中的心理契约
第五章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一、激励的原理
二、激励的内容理论 三、激励的过程理论 四、调整型激励理论 五、 综合激励系统
第六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一、群体的概念与类别 二、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三、群体动力: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四、群体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