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几个问题-2019年精选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几个问题

多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学科建设到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加强和提高。但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称《原理》)教学中,就存在着诸如教学没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还不完全适应课程性质和功能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和贯彻不够,教学的社会实践环节明显薄弱等问题,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思想教育效果,有待各方面重视并加以改进。

一、教学没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原理》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状况,从一定意义上说,大致是:教师教学不遗余力,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对这一问题感触最深的莫过教学中的当事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学职能部门亦有了解。从上级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件和讲话中,也能发现这个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1]2005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面临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其中之一个就是“如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这些课程和学科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问题。[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

从《原理》课程本身说,学生在学习中不易直接感受到课程的重要性和益处,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原理》课程的基本功能,一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二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等思想教育,重要性无须多言。问题是,重要就一定会受到学生重视吗?不一定。因为大凡一样东西,如果仅仅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对一个人重要还是不够的,只有让人从中得到好处,直接感觉它有用,才会重视和喜欢。一门课程的命运也是如此。虽然《原理》等思政课在根本和长远的意义上,对大学生是重要的和有益的,但它的重要性和益处不是立竿见影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觉察到。尤其是《原理》课程,与其他思政课不一样,它的教学内容抽象程度更高,而且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没有直接的中国背景,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中难度更大。一旦教师讲课不能做到

生动有趣,无法使学生从中感到乐趣,就不会引起学生重视和喜好。二是从学生方面说,求知欲和学习自觉性较差,在眼下有一定普遍性;大学生的成才观存在误区,忽视综合素质培养之于成才成功的重要性,片面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重要,而《原理》等思政课则无关紧要;许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淡漠,造成对《原理》等思政课不感兴趣。另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也是其中的原因。 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还不完全适应课程性质和功能的要求 与课程性质兼有科学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相一致,《原理》课程亦兼有科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功能。其科学教育功能在于,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

《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可概括为“两个素养”“两个视野”和“一个能力”。

“两个素养”是指《原理》教师应具备两个专业素养,即精神素养和理论素养。精神素养是指教师的理想和信仰;理论素养是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前者要求教师必须忠实信仰马克思主义,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现阶段要树立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后者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两个视野”是指知识视野和现实视野。知识视野是指教师应有广阔的知识面;现实视野是指教师应有对现实社会的广阔见识,包括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思想理论宝库,而且是通过社会实践中展现其作用和力量的。《原理》课教师必须拥有哲学、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多领域的知识,同时广泛了解国内外社会生活的实际知识,舍此是无法胜任教学的。

“一个能力”,是指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包括多种能力,在此,只针对《原理》课的特点强调一个能力,也就是对理论的“转化能力”。所谓“转化能力”,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讲课内容的能力。之所以要强调这个能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高度的理论化、抽象性和思辨性特点,对于非专业大学生具有学习和理解上的较大难度。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学生是断然听不懂,也不会感兴趣的。要想让学生听得懂、感兴趣,教师就必须把学生不熟悉的东西,转化成学生熟悉的东西,把理论的、枯燥的东西转化成生活的、生动的东西,把理论还原于实际,并同实际结合起来。“转化能力”是教师的一种综合教学能力。

然而,在《原理》教学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还存在着与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首先,在精神素养方面,部分教师理想信念淡漠。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直言自己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己不信,如何使人信!教师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其作为思想教育者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已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什么“职业操守”。理论素养方面,部分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高。过去教哲学的,对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不熟悉,过去教政治经济学的,对其他部分不熟悉,没有从完整意义上掌握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地弄懂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问题是,现在大多数教师根本就不能静下心来研读马列原著。教师自己似懂非懂,如何教学生明白,教学质量和效果又如何提高。

其次,在“两个视野”,尤其是“现实视野”方面,大部分教师社会实践经历欠缺,缺乏社会见识。原因很简单,教师很少有接触社会的机会。从深层说,社会没有为教师提供制度化的社会实践机会。教师只能从书房到书房,从书本到书本,做“书斋里的学问”,教“书本上的知识”,严重脱离实际。

再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教师或者因为理论素养不够高,或者因为缺乏“知识视野”和“现实视野”,不能做到使教学内容从书本到讲稿、从抽象到现实的“转化”,缺乏通俗性、趣味性和感染力,以至学生听不懂和不感兴趣,教学质量和效果欠佳。 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和贯彻不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几个问题-2019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几个问题多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学科建设到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加强和提高。但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称《原理》)教学中,就存在着诸如教学没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还不完全适应课程性质和功能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和贯彻不够,教学的社会实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deo522pd2mdyx423a46cyp27lz4y01bq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