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工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合控制磁浮技术和系统装置。任安川电机主任研究员期间开发出球形步进电机和控制系统、半导体基板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等。

国内外发表论文约100篇,发明专利5项。

日本电气学会论文发表奖(1997),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奖(1998)。 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课题:

目前主要负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研究”课题《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攻关与创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悬浮牵引兼用直线感应电动机运动解耦控制研究》、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新型非黏着节电型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沪杭磁浮交通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牵引供电负责人,对外技术谈判负责人。

近5年主要负责完成: “十五”863课题和成果:《可控永磁励磁的悬浮与驱动系统》、《磁浮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磁浮交通变频器及定子电缆故障仿真》、《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牵引控制技术研究》、《磁浮交通牵引供电特性仿真计算和测试》、《磁浮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及设备技术条件》等10多项。

国家行业标准《高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等5项标准-负责牵引供电部分;

“沪杭磁浮交通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等4项可行性研究-牵引供电相关部分编写负责人。 详细介绍:

教育背景:日本九州大学工学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依托日本九州大学系统情报研究科)博士后研究员。

招收: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

姓 名:齐智平 学历学位:硕士

职 务: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部主任 职 称:主任研究员 电 话:62631463

电子邮件:qzp@mail.iee.ac.cn 学术方向:

新型电力储能与应用技术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 教育背景:硕士 社会职务: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要成果: 获奖及荣誉:

1987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1

1991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 1994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发表作品: 代表论著:

1、独立光伏系统中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有源式混合储能方案的研究,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6,第二作者;

2、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有源式混合储能系统的研究,高技术通讯,2006,第三作者; 3、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独立光伏系统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6,第二作者; 4、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电源的研究,电源技术,2006,第二作者; 5、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研究.电网技术,2006, 第三作者; 6、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的设计分析,电源技术,2006, 第二作者;

7、一种新颖的串联超级电容器组的电压均衡方法,电源技术,2006第三作者; 8、超级电容器电力储能系统中电压均衡策略的研究,电网技术,2006第二作者。 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课题:

1、科技部“863”项目:可再生能源用超级电容器储能关键技术研究; 2、基于超级电容器动态不间断电源系统研究; 3、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及其储能系统研究; 4、中德合作项目:基于工业PC的数控系统研究开发; 5、天津市经委项目:数控螺杆铣床控制系统研究开发; 6、大型线切割机床自动编程控制系统研究开发; 7、大型自动火焰切割机控制系统研究开发。 详细介绍:

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工电能新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机电一体化装备控制技术研究,曾经在机床数控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2002年以来,从事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及其在电能质量控制和电力节能中的应用研究。“十五”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863前沿探索项目“可再生能源发电用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并在电工所所长基金支持下开展了“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动态电压恢复器”、“用于牵引供电系统节电的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等研究工作。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在超级电容器建模、串联充电平衡电路技术、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技术、快速充放电控制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建立了较好的理论与技术积累,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1名。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名,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

12

姓 名:肖立业 学历学位:博士

职 务: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主任 职 称:主任研究员 电 话:82623626

电子邮件:xiao@mail.iee.ac.cn 教育背景:博士

社会职务:国家863超导技术专项专家组成员 详细介绍:

国家杰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98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1989年9月至1995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3月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高温超导磁体技术;1995年10月至1997年8月在美国国立强磁场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主攻1GHz NMR中的高温超导磁体的稳定性;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在日本国立金属材料研究所筑波极限场实验室任COE特别研究员,承担1GHz NMR中的高温超导磁体的失超传播和失超保护的研究。

长期从事高温超导体在强电方面的应用研究,在高温超导磁体技术、高温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高温超导物理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过去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高温超导磁体的稳定性、复合高温超导体的稳定性结构分析、高温超导材料的电磁性能及其与应力的相互关系、高温超导磁体的失超传播和保护、高温超导限流器和高温超导变压器等。自从1998年回国工作后,在我国积极开展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肖立业研究员曾经主持国家“九五”863项目“超导磁体技术”和“高温超导永久磁体及其应用”等多项课题的研究,现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高温超导磁体物理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高温超导限流器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研究”和“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以及863项目中有关高温超导变压器、高温超导限流器、高温超导电缆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约70篇,其中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约35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约35篇。

希望招收的考生专业:电力系统、电磁测量、物理学、超导技术、材料科学、热力学、低温工程。 希望考生具备的擅长方面:电力系统理论、物理学理论、超导技术基础。

姓 名:夏东 学历学位:博士 籍 贯:江苏 职 称:研究员

电子邮件:xiadong@mail.iee.ac.cn 学术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是电磁场理论和应用以及特种电机。主要从事电工装备的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和计算、

13

电磁场问题数值模型和算法、电磁场有限元程序自动生成、同步电机、异步电机、永磁电机、超导电机、大型发电机和大型变压器的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 教育背景: 博士 社会职务:

(1)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委员; (2)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国际电磁场计算会议联络办公室委员。 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课题:

(1)超导同步发电机电磁场与阻尼屏蔽系统研究,国家科委攻关项目。

(2)大型发电机端部多媒质,非线性,各向异性三维电磁场研究,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特种汽车发电机和混合动力车驱动电机的电磁场及优化设计研究,德国研究基金会(DFG)和西门子公司资助的项目。

(4)胃炎治疗仪研制,开发项目。

(5)定子励磁式永磁—磁阻电机理论和应用研究、院长特别基金项目。

(6)基于OPERA的大型变压器三维混合磁结构,屏蔽及热点模拟技术的研究,保定天威集团合作项目。 (7)高速电机理论及应用研究,安徽省胜芝集团合作项目。 (8)电磁场数值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实验室建设,所长基金项目。

(9)高温超导块材旋转电机原理及基础结构设计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超导变压器漏磁通和电磁力的分析与计算, 横向委托项目。

(11)微型动力瓣式人工心脏和组织工程心衰心肌重建的研究, 国家863项目。

(12)室温磁制冷永磁磁体结构及其磁场对磁工质作用规律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姓 名:马衍伟 学历学位:工学博士

职 务:中科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课题组长 职 称: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研究员 电 话:62528719 传 真:62542034

电子邮件:ywma@mail.iee.ac.cn 学术方向:

1. 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及制备技术研究。

2. 新材料在强磁场条件下的制备形成规律研究,包括超导材料、新型磁性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

14

3. 新型能源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教育背景:工学博士 社会职务:

美国应用超导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日本钢铁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

马衍伟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温超导材料和强磁场下新材料合成及其相关物性研究。目前为止,发表SCI论文60多篇, 其中一篇入选2007年 “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论文被他引200多次。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 发表作品:

近期代表性论文(APL, PRB, CM only)

1. Junhong Wang, Yanwei Ma, K. Watanabe, “Magnetic-field-induced synthesis of magnetic γ-Fe2O3 nanotubes”, Chem. Mater. 20 (2008) 20-22.(2006年影响因子为5.1)

2. Zhaoshun Gao, Yanwei Ma, Xianping Zhang, Dongliang Wang, Haihu Wen, K. Watanabe, “Influence of oxygen contents of carbohydrate dopants on connectivity and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in MgB2 tapes”, Appl. Phys. Lett. 91 (2007) 162504.

3. Yanwei Ma, Aixia Xu, Xiaohang Li, Xianping Zhang, M. Guilloux-Viry, O. Pe?a, S. Awaji, K. Watanabe, “Improved properties of epitaxial YNixMn1-xO3 films by annealing under high magnetic fields“, Appl. Phys. Lett. 89 (2006) 152505. (2006年影响因子为4.0) 4. Xianping Zhang, Zhaoshun Gao, Dongliang Wang, Zhengguang Yu, Yanwei Ma, S. Awaji, K. Watanabe, “Improved critical current densities in MgB2 tapes with ZrB2 doping”, Appl. Phys. Lett. 89 (2006) 132510.

5. Yanwei Ma, Xianping Zhang, G. Nishijima, K. Watanabe, S. Awaji, Xuedong Bai,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ritical current densities in MgB2 tapes made by a scaleable nanocarbon addition route”, Appl. Phys. Lett. 88 (2006) 072502.

6. Yanwei Ma, M. Guilloux-Viry, P. Barahona, O. Pena, C. Moure,\Observation of magnetization reversal in epitaxial Gd0.67Ca0.33MnO3 thin films \(2005) 062506.

7. Yanwei Ma, H. Kumakura, A. Matsumoto, K. Togano, \current density of in-situ processed MgB2 made by ZrSi2 and WSi2 doping \Appl. Phys. Lett. 83 (2003) 1181.

8. Yanwei Ma, K.Watanabe,S. Awaji, M. Motokawa, \a magnetic field in YBa2Cu3O7-x \(2006年影响因子为3.2)

15

电工所

合控制磁浮技术和系统装置。任安川电机主任研究员期间开发出球形步进电机和控制系统、半导体基板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等。国内外发表论文约100篇,发明专利5项。日本电气学会论文发表奖(1997),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奖(1998)。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课题:目前主要负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研究”课题《高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cru4n5yu667gj1z1n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