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催化栓在设计时有其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值,当充电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会产生过量的氢、氧气体,超过其允许限度将产生高温损坏帽体,甚至爆炸。当充电电流大于允许值时,为防止催化栓损坏,确保安全,故规定应将催化栓取下,换上防酸 栓。
催化栓内的催化剂在运输保管期间有可能受潮而变质,变质后的催化剂将失去其功效。在充电时,催化剂失效的催化栓的温度要低于其正常催化栓的温度;如果 催化栓中的催化剂数量不足,在充电时,其温度可能有异于正常催化栓的温度。所以在充电过程中,应注意催化栓的温升是否正常。温升不正常的催化栓应该查明原 因,采取相应措施,以防电池内压异常升高而引起电池损坏。
第2.3.4条 蓄电池在充电时,会产生大量的氢、氧气体,尽管有防酸栓或催化栓,但当室内氢气含量占体积的2%时,遇明火将可能发生爆炸。为安全起见,充电时严禁明火。
第2.3.5条 关于蓄电池充电是否充足的判断,各个制造厂的规定不尽相同,所以应以制造厂的产品技术条件为依据。本条规定的电解液密度、蓄电池的电压、电流保持不变的时间,系指充电最后阶段判定的最低限度。 第2.3.6条 初充电结束后,电解液的密度和液面高度都可能有变化,需要进行调整。补充进去的电解液与原电池中的电解液不可能很快混合一致,所以调整后的 电解液需再次充电,使之混合均匀。
第2.3.7条 首次放电时,应该注意不得过放。若第一次放电在电池的最终电压符合产品的技术条件规定的前提下,放出的容量经温度换算后大于额定容量的 85%,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该组蓄电池经几次充放电循环即可达到其额定容量, 故第一次放电后就可按平常充电法充足电后投入使用。当然,在整组蓄电池中,往 往不可避免会有少量电池的终止电压低于规定值。为了不影响整组蓄电池的容量, 此类电池的数量不应超过总数的5%,且其最低值不应低于单体电池的平均电压的 2%,否则这种电池在以后的充放电循环内不易恢复到正常值。其放电容量的温度 换算公式是采用国家现行标准《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JB4001.1— 85)中的容量试验公式。其容量温度系数采用10h率放电制的系数,因为在工程实 践中,新装蓄电池组作容量校验时,都采用10h率放电制。若采用1h率或0.5h率放 电制放电,其容量温度系数为0.005,其电解液的计算温度t应为放电开始与放电终 了的平均温度。
第2.3.8条 蓄电池放电后,应再次充电。其间隔时间各制造厂规定不尽相同, 为防止极板硫酸化,其间隔时间以不超过10h为宜。
第2.3.9条 蓄电池组首次充放电完成之后,若放电容量大于额定容量的85%而 不足额定容量的95%时,应该继续进行充放电,待放电容量达到额定容量的95% 时,再次充足电即可交付使用。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固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2-92 条 文 说 明
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技术 条件》(JB4001.1—85)的规定,在第5次循环内应达到10h率放电容量的95%C10 以上。若经过5次循环,仍达不到额定容量的95%,则说明该组蓄电池有问题,应 查明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否则不能交付使用。
第2.3.10条 检查极板的弯曲变形或活性物质脱落情况,若发现情况严重时, 应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否则有可能造成极板间的短路而使电池损坏。 第2.3.11条 在充放电期间按规定时间记录每个电池的电压、电流及电解液的密度、温度以鉴定蓄电池的性能。发现个别电池的缺陷,若有的电池在电压、密度、 温度上相差较大,则表示该电池有问题。依据这些数据整理绘制充放电特性曲线, 供以后维护时参考。
第2.3.12条 为保证蓄电池组在移交运行时是有足够容量的合格的蓄电池,故作此规定。
第三章 镉镍碱性蓄电池组
本章为新增章节,其编写结构与铅酸蓄电池组基本一致。
第一节 安 装
第3.1.1条 碱性蓄电池在安装前作外观检查,以发现明显的缺陷及运输中可能造成的损坏,防止不必要的返工。
一、高倍率小容量碱性蓄电池,有的产品带电解液出厂,故应检查渗漏情况。 二、若单体蓄电池的极性标示发生错误,在蓄电池组内将出现单体电池反接现象,因此在外观检查时必须检查极性是否正确;有孔气塞的通气性不好,在充放电 及正常运行时,放出的气体无法排出,壳内压力增加会发生爆炸或壳体胀裂跑碱等 事故。 三、带液出厂的高倍率小容量碱性蓄电池基本上是柜式组装,在出厂时,柜和蓄电池分别包装运输。如在安装前不检查液面高度并调整至规定位置,安装就位后再检查液面高度和调整液面就很困难,因此必须在安装前检查调整结束。
碱性蓄电池在充放电期间有放水和吸水现象,如液面过高在充电过程中由于放水使液面升高,加之产生的少量气体,会使电解液溢出壳外,造成蓄电池绝缘下降。如液面过低在放电过程中由于吸水使液面下降,当极板露出时会影响蓄电池性能。 因此,要求电解液液面保持在两液面线之间。 四、带液出厂的碱性蓄电池,出厂时用运输螺塞将电池密封,如在运输或保管过程中螺塞松动或脱落,电解液将溢出,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电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7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池中碱性电解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使蓄电池的内阻增加,容量减少,严重影响蓄电池的性能, 因此要检查运输螺塞的严密性。 第3.1.2条 见本规范第2.1.2条的条文说明。
第3.1.3条 根据蓄电池使用维护说明书规定了对蓄电池安装的要求。 一、对放置蓄电池的平台、基架(包括防震基架)的防碱、绝缘处理及防震措施,蓄电池排列之间的间距,蓄电池与墙壁之间的距离,维护走道的宽度等,设计应作出具体规定。蓄电池安装时应符合设计或制造厂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
二、连接条连接时,应该注意不要使连接条扯动电池,使电池抽头受到额外应力。螺栓应紧固,为减少接触电阻和防止腐蚀,接头连接部分应涂以电力复合脂。 由于中性凡士林的滴点太低,容易流失,而电力复合脂的滴点高达180~220℃, 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和防腐性能,故应以电力复合脂取代中性凡士林。 三、目前屏柜式组装的镉镍蓄电池直流屏,普遍反映蓄电池安装过于紧凑,不利于散热、接线、更换和维护,各制造厂的标准也不统一。有关部门正在制订镉镍蓄电池直流系统成套装置的行业标准,不久将颁布,以统一镉镍蓄电池屏柜的制造 标准。
第3.1.4条 碱性蓄电池的引出线大多采用电缆。电缆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第3.1.5条 虽然目前蓄电池大多采用电缆引出线,但在邮电通信等部门仍有的采用硬裸母线引出线。其硬裸母线的安装要求,在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明确规定。由于蓄电池室内具有碱雾的腐蚀, 故特别强调应采取防腐措施。 第3.1.6条 标明编号的目的是使运行维护方便。
第二节 配液与注液
第3.2.1条 本条规定碱性蓄电池电解液使用的材质及其标准,氢氧化钾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氢氧化钾》(GB 2306—80)中的第三级即化学纯。 配制电解液的水,其水质要求不如铅酸蓄电池那样严,采用普通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即可。
第3.2.2条 碱性蓄电池随使用环境温度不同选用不同密度的电解液,某些情况下加氢氧化锂。各制造厂根据其产品的要求,使用的电解液密度也有差异。这在产品技术条件中已有规定,因此必须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3.2.3条 用耐碱容器是防止碱和某些物质起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影响电解液的纯度。溶解固体碱或稀释碱溶液时放出的溶解热,虽不如稀释浓硫酸时放出的热量多,但为防止溶解时由于放出的热量使碱溶液溅出而腐蚀人体和衣物,故规 定不得将水倒入碱中。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2-92 条 文 说 明
注入蓄电池中的电解液应是除去杂质的清液,故规定应沉清或过滤;配制好的电解液不立即使用时,应注意密封,以防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电解液生成碳酸盐影响电解液的纯度。
第3.2.4条 本章第3.3.1条规定,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超过35℃时不宜充电,故规定注入的电解液应冷却到30℃以下,防止充电时电解液温度过快升高。某些地区夏季室内温度往往超过30℃,常规条件下,电解液不可能冷却到30℃以下,故规定夏季以室温为限。为了浸润极板,规定电解液应静置一定时间。
第三节 充 放 电
第3.3.1条 由于各制造厂规定的碱性蓄电池初充电的技术条件有一定差异,故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充电的技术条件指各充电制的充电电流、时间和单个蓄电池充电末期的电压等。
一、碱性蓄电池初充电时,充电电源中断对蓄电池本身性能无大影响,但从施工的连续性考虑,充电电源应可靠。
二、充电期间,特别是在过充时,电解液中的水被电解,放出氢气和氧气,为防止爆炸,故规定室内不得有明火。
三、催化栓的作用是将蓄电池放出的氢和氧生成水再返回电池本体去,以达到少维护的目的,但它处理氢、氧的能力是按浮充方式时设计的,故初充电时要取下, 否则要损坏壳体。 四、防漏运输螺塞是无孔的,换上有孔气塞进行初充电是防止蓄电池产生的气体不能外泄使本体内部压力增高而损坏壳体。 五、充电时电解液温度在20℃时,按照规定的充电电流值充到规定的时间, 蓄电池充入的实际容量是合格电池的额定容量。如果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不为20 ℃,随温度升高或降低,蓄电池将不能充至额定容量。但镉镍碱性蓄电池一般都有 一定的富余容量,故制造厂规定了镉镍碱性蓄电池宜在20±5℃范围充电。
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低于5℃或高于35℃,其充电容量比额定容量要下降较多,将影响蓄电池的正常使用,故制造厂规定不宜在低于5℃或高于35℃时充电。 在5~15℃或25~35℃这两个温度范围内充电时,充电容量会有下降。但由于蓄电池有一定的富余容量,对富余容量大的电池,此时的充电容量可能达到其额定容量,而富余容量小的电池,此时的充电容量就可能达不到其额定容量,故制造厂没 有推荐在这两个温度范围内充电。 但在施工现场,由于我国从南到北,冬夏季节气温变化大,如夏季或南方,在冬季或北方,常规条件下很难采取措施把电解液温度控制在20±5℃范围内。在此温度范围以外充电时,充电容量可能达不到其额定容量,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9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需要用充电容量随温度变化的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但目前制造厂暂时还提不出充电时充电容量随温度变化的 修正系数,还需今后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审查会上, 代表们认为,为便于施工现场施工,将充电时电解液的允许温度宜扩大为20±10 ℃,而暂时不规定进行温度修正,目前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待以后有条件时再修改补充。并希望安装及使用部门对此问题应注意。
第3.3.2条 碱性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在充放电期间无变化,故密度不能作为蓄电池充电结束的标志,而应用充入容量和电压来衡量。本条规定初充电时间达到产品的技术条件规定的充电时间,也可认为充入容量达到要求。此时单体电池的电压 也应达到产品的技术条件的规定才可认为充电结束。由于产品不同,充电时间和充 电末期的电压值也不完全一样,故未规定确切值。
第3.3.3条 本条规定了初充电结束后蓄电池应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碱性蓄电池在初充电时要经过多次充放电循环才能达到额定容量,产品技术条件一般要求3~5次内达到要求。考虑规范对产品有较大的覆盖面,故规定5 次循环内应达到其额定容量。
碱性蓄电池在低温状态下的放电容量与它的电解液温度有关,当温度低于15 ℃时,其放出的容量比额定容量要小,在该温度以下放电时,放电容量要进行修正。 目前还提不出能适用于各型蓄电池的放电容量的温度修正系数,故规定应按制造厂 提供的该型蓄电池的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正如第3.3.1条条文说明中已述,碱性蓄电池的充电容量与温度有关。当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为20±5℃范围以外时,其充电容量可能未达到其额定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做放电容量校验时,就有可能出现放电容量不合要求的情况。此时不能轻易下结论,而要综合分析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偏离20℃多少来进行判断。
二、作为有冲击负荷,例如断路器的操作电源的高倍率蓄电池,在给定条件下 能否放出所需的电流值,且单体蓄电池的电压能否达到规定值,这是关系到设备特别是电磁操动机构的断路器能否合上,刚合速度能否满足要求的关键,故规定对高倍率蓄电池应进行倍率放电校验。
产品的技术条件一般规定有满容量状态和事故放电后的倍率放电的技术参数。基于电气装置直流电源的运行实际,本条规定只校验事故放电后的倍率放电。以0.5C5电流值放电1h是模拟事故放电状态;6C5电流值放电0.5s是为保证断路器 合闸的电流值及合闸时间要求。 为了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特别是电磁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可靠合闸且刚合速度符合规定,就需合闸时直流母线电压值也应满足要求。只要单体蓄电池的端电压能达到规定值,直流母线的电压就能满足要求。故规定倍率放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2-92 条 文 说 明
电时单体蓄电池的端电压 应达到的电压值,而不校验直流母线的电压,以避免由于单体蓄电池的电压不满足 要求时,增加蓄电池个数来满足直流母线电压的做法。靠增加蓄电池数量来满足直 流母线电压的做法会使合闸母线及合闸回路中的设备在正常运行时长期承受过电 压的危害。 但实际进行高倍率放电0.5s的瞬间要在现场测量每个蓄电池的端电压几乎不可能办到,故规定校验单体蓄电池的平均电压。
蓄电池倍率放电也受温度影响,当电解液温度下降到-18℃左右时,电池只能进行3C5电流值放电。目前制造厂未能提供在20±5℃外倍率放电与温度的关系资料,运行也未能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故条文未涉及倍率放电随温度的修正,该问 题有待进一步做工作后获取。
三、0.2C5放电电流是产品技术条件提供的标准放电制放电电流,终止电压为 1.0V是该放电制下放电终结参数。在整组蓄电池中,标准放电制终止时,可能有个别不影响使用的落后电池,故允许有5%的单体蓄电池终止电压低于1.0V。但 过低会造成这类电池在以后的充放电循环内难以恢复到正常值,故最低电压以不 得低于0.9V为宜。
第3.3.4条 充电结束后,电解液的液面将会发生变化。为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需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将液面调整至上液面线。
第3.3.5条 在充放电期间按规定时间记录每个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及电解液温度,以监视蓄电池的性能;发现个别电池的缺陷,若有的蓄电池在电压、温度上相 差较大,则表示该电池有问题;依据这些数据整理绘制充放电特性曲线,供以后维 护时参考。
第3.3.6条 为保证蓄电池组在移交运行时有足够容量的合格蓄电池,故作此规 定。
第四章 端电池切换器
蓄电池往往以浮充电方式运行。在浮充电时,电池组的端电压较高,而电池组单独放电、尤其是事故放电后期端电压较低。为保持母线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常需 接入或切除末端电池。虽然近年来,在一些大、中型发电厂由于采用了其它技术措施,已不再采用以末端电池调节母线电压的做法,但在一些中、小型电厂或变电站 内仍采用此种方法,故保留了原规范对于端电池切换器的施工安装方面的一些要 求。 以往新装直流系统的绝缘往往比较低,除其它原因外,手动端电池切换器的底 板绝缘不好也是因素之一,故应特别注意检查其绝缘是否良好。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
电气装置安装工 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