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永定县城关中学 吴凤英 一、教学内容

(一)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 (二)主要学习内容: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相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 ,增强综合国力?(2)发展先进文化

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

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三、设计思想

(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 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

(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 1 -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 2 - - 3 - - 4 - - 5 -

篇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1)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杨秀莲

专题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缺一不可。

3.基本过程: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主要环节有: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环境分析、确定目标、设计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估计学习效果。

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

传统备课:以书本、教师、课堂为中心,老师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备课,以一个教学组、教研组为单位。

新课程教学设计:克服了以往的局限性,更强调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而非单纯注重教材,老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更加注重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授人以渔”。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传统教案:以课时为单位而进行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依据。

新课程教学设计:不仅仅针对一种教学内容,它可以说是一个单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三、 教学设计基本构成要素分析 (一) 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1.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要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环境。教师要注重对自身的定位,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态度出发。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教学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需要二度加工、再创造。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非智力因素。 3.教学对象

学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思维规律。 (二) 制定教学策略

1.定义: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成形式等综合性方案。 2.构成

1) 组织形式: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有探究、合作、分组讨论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规律,优化教学效果,要依据教学

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选择。 3) 学法指导

① 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诱发学习动机,激发

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② 制定促进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策略。关注教学过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实际出发,引导学生

发现和解决问题

③ 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探索,敢于发 表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 4) 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过程的载体,是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不能忽略板书设计。

(三)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目标为导向,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构成中通过不断地反馈调控来实现的。

能够使教师在目标的指导下理性的教学,因此对每一个环节中的教学目的都应有充分认识,在过程设计中要增设教学目的。 (四)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评价:

一是在设计完成后、实施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预测,能够帮助设计者在实施过程中应付突如其来的教学事件,进行二度创造;

二是在教学过程之后进行的,目的在于总结设计的得与失。只有通过反复评价,教学设计才能日臻完善。

四、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一) 学好课程标准

处理好课标、教材和教师用书之间的关系; 读懂课程的阶段性导言和内容标准尤为重要。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 对学生与教材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 1.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与课程标准的差距及应对策略,以大多数学生为主,找到授人以渔的方法;

2.新课程改革把教师定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的优化整合有重大影响。

(三) 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任务 1.目标要适应学生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要求; 2.符合学与教的原理,并体现一定层次性; 3.以学生的兴趣要求而非教师的要求为指导;

4.应涉及学生的各个学习领域,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技能; 5.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课堂进行管理,包括课堂组织形式、课堂良好氛围、问题的有效调控。 1.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1) 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表现在:①增加学生参与;②教学的紧凑性;③教学的流畅性

2) 争取更对的学生投入学习,表现在: ① 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教师要关注全体、民主平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

的主动参与。

② 上课时维持全班的注意力,讲课声音要大。 2.由传统课堂教学的“静”到新课程的“动”。

静:缺乏学生个性的张扬,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围绕教师。

动:指教师的角色要有一个转变,要关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调节教师行为。 1)“支持型”&“防卫型”课堂氛围 “支持型”:①教师与学生充满信心、相互信赖;

②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

③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防卫型”:①学生对教师有恐惧心理,教师对学生不信任; ②教师对学生控制,学生对教师被动服从;

③学生有应对教师的策略,教师对学生有操作性的行为。 2)师生关系: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教师应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重视情感教育;学会欣赏学生,发挥他们的闪光点。

3.对预期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1) 学生的课堂吵闹问题。

首先要分析学生吵闹的而原因;并注意学生在吵闹时正在做什么。 积极因素:①说明课堂气氛民主轻松; ②说明学生思维活跃; ③学生参与意识比较强; ④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

消极因素:①任课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有问题; ②学生捣乱; ③偶发事件;

④个别学生想引人注意。

2) 处理好学生中的别样声音。原因是新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空间,要鼓励具有质疑的声音。

3) 做好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对策。

学生厌学问题有三个层次:①厌学;②主动性差;③没有学习方法和能力。 两种原因,导致两种倾向:①教学水平高,则与师生关系融洽; ②教学水平低、脾气差,学生厌学情绪高。 (五) 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的设计 1.教师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 1) 讲授法:(优点)很经济地同时向很多人传授知识; (缺点)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是填鸭式教学。

2) 讨论法:面对面交流、讨论;教师指导、组织、提供信息;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生能

倾听别人的意见,批判性观察,形成自己的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新课程中教学方法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1) 每堂课要依据课标和教材设计学生活动的主题,且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创造性的理解; 2) 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过程提高师生间

互动。①创设学生感兴趣、关心的问题;②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善于质疑问题;

4) 交给学生思维方法并加强训练。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体现思想品质、智力、能

力的差异,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5)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渔”;

6) 注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质疑,要允许、鼓励、引导。 3.多媒体教学设计

作为教学辅助性手段,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掌握,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

(六)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与教学反馈

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教学反馈,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据。评价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评价有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

评价方法:小测试、小组评议、自我评价、课堂观察。 专题二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 一、 教学目标的设计:力求整体性

1、 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体均衡性: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达成,特别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

重过程与方法。

2、 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整体联系性,教师做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因材施教”,终身学习。 二、 教材文本的分析与处理:彰显开放性

1、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应具有创造性与开放性。

①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与开发,是衡量一个教师的重要因素。

②操作性教学范式:a.对教材灵活应用,依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调整教学进度,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资源;b.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事性,适当“增、删”。 2、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要具有策略性和生成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凸显动态性和政策性。

教学设计要不断修正、补充,要时刻保证思维的清晰性。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营造和谐性。 1、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和谐;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有一种宽松的氛围、教学情境和谐。 2、①有利于学生主动、自主学习;②有利于学生探究合作性的研究性学习;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

五、教学设计的评价:促进发展性。

要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均衡提高、全方位发展。不能只偏爱某些人、发展某些特长。 专题三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方式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1.特点:①以问题为主线,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是教学延伸,目的是“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通过自主学习 ②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由信息被动接受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2.步骤:①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②提出问题,引发思维; ③自主谈究,自我纠错; ④协作学习,互释疑难; ⑤交流反馈,完善总结。

二、 以场景再现为依托,设计情景式教学 从两个视角出发,分为功能设计和方法设计 1.功能设计: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

①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内容,使学习水到渠成;②引发思维。 2.方法设计:用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常有以下方法:

①语言描绘法:用规范、幽默、精美、形象的普通话,和内容深刻、丰富的语言; ②画面再现法,如漫画、多媒体等;

36zbu1u2e91klhk34qu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