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6.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7.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刚接班,我就听说班里有四位“女将”,人称“四大金刚”。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个个都 是“头儿”——学生会主席、班于部,还兼做语、数、外三门主科课代表,而且她们四人“亲密 无间”,组成一个小圈子,同学们对“四大金刚”意见很大。 我问同学们:“为什么不向她们提意见?” 几位同学瞪大了眼睛说:“她们手中掌握着大权,个个凶得不得了,谁提意见就没谁的 好日子过。”
为了解事实,我对她们的表现进行细心的观察,发现“四大金刚”确实有长处:对班里工 作敢管、敢抓,做事泼辣、果断、有点子;但她们也有许多缺点:圈子太小,以身作则不够,听不得不同意见,有时还营私舞弊,比如语文课代表,外语默写常常不能及时完成,全靠其他3个人在早读课上“帮”她堂而皇之地过关。我意识到,对这个小群体必须加以优化。我针对“四大金刚”果断地砍了“三斧头”:
第一,抓住语文课代表默写作弊的事实在班级公开批评了她们 第二, 另派一名同学协助语文课代表工作 第三分别找这4位同学谈话,肯定她们的成绩,说明批评她们的原因,指出搞小圈子的危害。
“三斧头”在班里引起了很大震动。同学们议论纷纷,“四大金刚”的心理压力当然很大。 趁大家都在思考这一问题,我对4位同学逐一进行了家访。一进家门,她们的反应几乎都很紧张,更没想到我在家访中能做这三件事:
一是在家长面前称赞她们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班级工作中做出了出色贡献;
二是征求她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请她们谈谈怎样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怎样加强班}集体建设等;
三是对她们如何做好班级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恰当的严格要求。
她们紧绷的脸松弛下来,阻塞的思绪像闸门一样被打开了。她们不但积极谈建议,而且对自身建设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紧接着’我在班级组织了“关于搞好班级人际关系”的主题班会,利用集体的力量教育她们。班会上,不少同学对她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的诚恳和期待使识到自身的问题,她们都分别作了深刻的反省,最终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从此她们的心胸变得开阔了,成了我们班名副其实的核心力量。
[问题]案例中的“我”在班级工作中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试结合案例加以分析。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心理学研究有多个目标。其中,“对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阐明” 这一目标属于 【 】 A.陈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20. 把明度相同的灰色方块放在白色背景上,会感到比放在黑色背景上的要暗些。这种感觉现象是 【 】 A. 适应 B.对比 C.后像 D.联觉
21. 由刺激物的新颖性、运动变化等特点引起的注意属于 【 】 A. 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随意前注意
22. 下列选项中常常被称作工作记忆的是 【 】 A. 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永久记忆
23.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是A. 分析 B.抽象 C.比较 D.概括
24.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描述的是 【 】 A.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B.智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C.激奋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D.学习时间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25. 个体追求成就和天赋、潜能的极度发挥的需要属于 【 】 A. 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 【26. 按照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对智力活动进行计划和调控的成分是 【 】 A. 元成分 B.操作成分
C.知识习得成分 D.内容成分
27. 下列选项中属于投射式人格测验的是 【 】 A. 明尼苏达多相测验 B.卡特尔人格因素测验 C.爱德华兴趣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28. 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且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 A.情绪 B.动机 C.归因 D.态度
29. 当他人在场时,如果个体的唤醒水平提高或动机增强,这时会产生 【 】 A. 社会惰化 B.群体极化 C.社会促进 D.群体思维
30. 把引起焦虑或恐怖的刺激由弱到强地暴露给来访者,使其逐渐适应,增加耐受力,从而消除 恐惧或焦虑反应。这种行为矫正的方法是 【 】 A. 厌恶疗法 B.系统脱敏 C.满灌疗法 D.代币疗法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流体智力是后天形成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能力。
32.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随着练习次数增加,技能水平匀速提高。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
34.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
35.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应试指导】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应试指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教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 理论”,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美国教育 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说”,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 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某些特点和规律。故应选D。 3.【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应试指导】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各方面的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故应选B。 4.【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应试指导】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尽管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 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1)教育具 有自身的承继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5.【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的目的。 【应试指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故选A。 6.【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应试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1985年,我国正式
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教育体制改 革的目的,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7.【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应试指导】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将自身具备的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教师所使用的教育、教材也必须为教师自己所掌握,然后向学生传授。故应选C。 8.【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 【应试指导】活动课程指的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是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活动课程的思想可追溯到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9.【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学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
【应试指导】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所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使所有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根据题干中描述的情况,其属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 1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学过程基本规律中的间接经验。
【应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就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故应选B。 11.【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自我教育法的概念。
【应试指导】自我教育法,又称自我修养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和自我批评等。根据题干所述,此处为自我教育法。 12.【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应试指导】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二、辨析题 13.错误。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 须注意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 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14.错误。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三、简答题
15.(1)传授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