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2020年4月19日
1
儿科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儿科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202)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一)儿科学(内科)
1.
儿科心血管专业
研究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射频消融与起撑器安置术、心功能无创伤性检测,心肌病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2.
新生儿专业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闹病、极低出生体重儿合理营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新生儿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
3.
呼吸专业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研究小儿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病原检测。
4.
神经专业
研究格林-巴利综合症、小儿癫痫、颅内感染病原检测,肝豆状核变性。
5.
血液专业
研究脐血移植、小儿贫血、白血病、实体瘤、出血性疾病。
6.
内分泌专业
研究小儿糖尿病、身材矮小、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腺发育异常、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7.肾脏专业
研究原发性肾病、继发性肾病、婴幼儿腹膜透析、肾脏病理与临床的关系。
8.童保健专业
儿童期成人疾病的早期预测和防治,儿童营养与发育,儿童心理与发育,儿童心理与精神健康,小儿智力发育。 (二)儿科学(外科)
1. 2. 3. 4.
小儿腹部、胸科先天性畸形的发生、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 小儿泌尿外科学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小儿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与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小儿矫形外科的治疗与功能恢复研究。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
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施行导师负责制,提倡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指导相结合,导师组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3-5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鼓励 “三种经历”,即社会实践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的,经导师认定后,提交医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认定,能够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认定。
五、 课程学习要求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8分,选修不少于10分。学习时间由导师根据科研工作安排确定,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一)必修课
1. 2. 3. 4.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基础课1门以上。 学位专业课1门以上:
硕士生在第一学期集中上课,第二学期起跟随导师组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导师组开设的专业课和相关专业基础课,可采取多种形式: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2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
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5.
前沿讲座2学分。
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前沿讲座应贯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5次,主讲不少于2次。各学科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参与次数、主讲次数和考核办法作出具体规定。 6、社会实践2学分。
临床实践阶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由导师组负责安排在儿科相关科室轮转,轮转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中包括门诊、病房二部分。参加门诊病人的诊疗工作。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书写各种医疗文件。参加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在有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病房夜间值班工作,时间为六个月。 参加儿科学(外科)手术操作,在有上级医师指导下,可完成一定的手术操作。
临床实践安排(时间、科室)确定后需提交各培养单位教育处备案。临床实践由轮转科室及导师组负责考核评估(实践课成绩≥70分为合格),医学院负责进行检查。临床实践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二) 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1、实验技术课:
从医学院开设的技术平台课中选修。 2、科研基本训练相关理论课
硕士研究生在进入科室进行课题研究前,原则上必须选修《科研基本
5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