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

作者:赫楠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8期

摘 要:《诗经》和《楚辞》分别被看作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以《魏风·伐檀》和《橘颂》为例,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抒情内容、强度、感情基调上对比分析,两者都有明显不同。《橘颂》和《伐檀》相比于《楚辞》《诗经》中其他篇章而言具有较高相似性,但也有本质上的不同,分别代表着《楚辞》与《诗经》中艺术形式和抒情内容的独特性。 关键词:《伐檀》;《橘頌》;艺术形式;抒情内容;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1 一、《伐檀》与《橘颂》结构形式对比分析 (一)《伐檀》的结构形式分析

《伐檀》全篇共143字,分为三段,共23字有所变化,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三章叠咏,一唱三叹,这与短章民歌含义的单纯性、口头性和抒情性有关。这一样式最初形成是为了便于歌唱、记忆和传唱,因此在复唱中不断使用一个调子甚至是相同句式,有时只换一两个词语。如三段只有“檀”“干”“涟猗”“廛”“县貆”“餐”这六个中心词有所变化。通过加强对中心词的凝练和变换来达到叙事状物,写景抒情的效果。用最精炼的中心词表情达意,字短情长,情感表达适度有分寸。《伐檀》中三段依次写“伐檀”“伐辐”、“河水清且涟猗”“河水清且直猗”、等,中心词的变化有名词有形容词,达到画面感流肠自然,烘托意境,抒情适度的效果。 (二)《橘颂》的结构形式分析

《橘颂》全篇152字,字数虽与《伐檀》相差不多,但《橘颂》全篇在选词造句上并无重复。《楚辞》大部分为长句,而《橘颂》与《楚辞》其他作品不同的是,《橘颂》基本四言一句,“兮”字位于句尾,说明诗人所创造的“楚辞体”这时还在探索和形成中,故后人多认为这篇是屈原早期作品。而这种四言体正体现着《橘颂》对《诗经》四言体的继承与发展。《橘颂》文章内容一气呵成,结构关系递进,用词用语毫无反复,辞藻华美,以拟人化的手法先描写橘树,再言己志,逻辑清晰,条例分明,层次严谨。 二、《伐檀》与《橘颂》节奏韵律对比分析 (一)《伐檀》节奏韵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言诗。这种形式是对原始诗歌样式的直接继承,它从原始劳动中产生,带有很强的节奏韵律规范,使诗的语言构成服从于音乐美的要求,所以韵律整齐是《诗经》的一大特点。《伐檀》较《诗经》其他篇章更为特殊的一点是它的句末带有“兮”字。《伐檀》选自《诗经·魏风》,春秋时期魏国的地理位置是大约位于今山西芮城县一带,较为接近楚地,受南方语言影响较大。但这里的“兮”字不同于《楚辞》中的“兮”。在《伐檀》中的“兮”字一是便于押韵,二是充当句末语气词。《诗经》中大量采用重言或双声叠韵的形容词来摹声摹形。如在《伐檀》中,三次出现的“坎坎”,表示用斧坎木的声音; “县貆”,则是双声叠韵用法的体现。全篇韵律整齐,节奏明朗,富有韵律美。 (二)《橘颂》节奏韵律分析

《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乐曲和民歌有密切的联系。《楚辞》多为长句,并大量使用“兮”字作为语吻词。《楚辞》中“兮”字使用广泛,有多种位置和意义。有的“兮”字位于一句之中,如《九歌》;有的位于上下句之间,如《离骚》;有的位于下句末,如《橘颂》。林庚在其《楚辞里“兮”字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与《诗经》“兮”字不同的是,《楚辞》里一些句式如“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等,“兮”字实则起着句读作用。而《橘颂》,它的基本形式是采用《诗经》的四言句式重叠而成,节奏明快利落。每句“兮”字位于句末,作为语气词,起着押韵和增强节奏感的作用。全篇用词富于变化,同样具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三、《伐檀》与《橘颂》抒情内容对比分析

(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抒情内容分析

《伐檀》出自《诗经·魏风》,全篇描写了劳动人民对贵族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满。全篇共分为三段,大意是:劳动人民把伐好的木放于河岸,河水清澈又泛着涟漪啊。贵族统治者们啊,他们不耕种不收割,怎么能取走我这么多粮食呢?他们不去打猎,怎么能拿走我挂起的獾呢?你们这些贵族统治者啊,真是不劳而获啊。通过对伐木的动态描写以及对环境的描写,引出下文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无奈和不满之感。虽表达不满之情,但全篇并没有过激之语。首句的环境描写采用“赋”的手法,铺陈其事,从情感表达上来说,对后文表现不满情绪也起到了一个缓冲作用。全诗情感表达有尺有度,怨而不怒,点到为止。 (二)“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橘颂》抒情内容分析

《橘颂》出自《九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咏物诗歌。橘是长江流域楚地的特产,过淮河变枳而失味。全篇所写内容单一,篇幅短小,风格明快,表达乐观积极的心态。用拟人化手法,开篇对橘的本质做了介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为“嘉树”;它“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以此托物言志,表达诗人自己眷恋故国乡土的情怀;接着对橘树的外表进行赞美,“绿叶素荣”“纷緼宜修”,表达对橘树的喜爱,也充满了诗人对自己内外兼修的人格的赞颂;然后,借橘的自然本性彰显其高洁本质,意在明己志,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文章最后写“愿岁并谢”“长友”“师长”“行比伯夷”,尊敬之情增进,表明己志,彰显诗人守节之心,既有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土情怀,更有以死报国之志。全篇文章情感层层递进,彰显己志之情贯穿全篇,情感表达强烈,富有激情,这与《伐檀》中有节制的抒情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褚斌杰.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作者:赫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8期摘要:《诗经》和《楚辞》分别被看作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以《魏风·伐檀》和《橘颂》为例,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抒情内容、强度、感情基调上对比分析,两者都有明显不同。《橘颂》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6q1i831ig4x67j2pwjr92i2p9mf5d01dm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