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7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17 难忘的泼水节 公开课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设计

文本简析:

《难忘的泼水节》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了傣族服装,“笑容满面的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学情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傣族人民在凤凰花开的时候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但这一次的泼水节是一个幸福又令人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欢庆这个节日。由于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比较活跃。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来引导学生直观的体会节日的气氛,感受当时人们的热情,心情。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热情。因此,本课设计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唤醒学生对语言的知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品读,从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感受那份兴奋和欢悦;从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感受那份激动和兴奋。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感受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2个多音字“铺”“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泼水节”组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吗?提示: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同学们,关于“泼水节”你都知道些什么?【课件出示资料袋: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听傣族人说,身上被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这一天人们全身湿淋淋的。这个节日就是“泼水节”。】【课件出示:泼水节】

【课件圈出生字:泼】同学们,这是今天要学的生字,谁来说说你说说怎么记住它的? 同学们,跟着老师书空一遍。【课件播放动态笔顺】

同学们,课文中描写的泼水节是与众不同的,是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课件补题:难忘的】同学们,你在生活中有过难忘的事吗?

同学们,这次的泼水节为什么令傣族人民难忘?它到底特别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从欣赏图片和师生交流,激起学生对泼水节的兴趣;结合实际理解“难忘”,自然引出课文的话题“这次泼水节为什么令傣族人民难忘”,触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认读生字,感知大意

同学们,现在老师范读课文,你们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一年的泼水节?这一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之处?【课件播放文本动漫朗读】

预设:课文讲了1961年的泼水节,这一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的。 同学们,请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把它读准确;遇到难读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把它读通顺。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生字带音节的词语】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提示:“容、盛、祝、寿”是翘舌音;“踩”是平舌音;“敲、健”是三拼音。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

同学们,那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推荐你的好方法。 预设:“度、康”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同学们,同学们,生字宝宝中哪些是表示动作的词?找找看。【课件圈出:泼、敲、踩】同学们,谁来用动作演示,让其他同学猜猜是哪个字?

【课件出示:

1、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2、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

3、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4、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同学们,谁来读读这些句子?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带点字还有一个读音怎么读吗?给它组组词吧。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轮读课文,有自告奋勇的吗?其他同学评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了解1961年泼水节的特别之处,为后面感受“难忘”做铺垫。在指导学生识字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了解背景,引起期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请齐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一年有几次?在课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课件圈出:一年一度】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一年一度”的? 同学们,你能用“一年一度”说一句话吗?

同学们,你们见过凤凰花吗?咱们来认识一下。【课件出示凤凰花图片】

同学们,凤凰花在每年的泼水节前后开放,开花时满树结花,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课文用了一个词——“火红火红”【课件标示】。

同学们,这里如果用“火红”,你觉得怎么样?

预设:用“火红”就不能看出凤凰花开得那么旺盛,那么热烈了。

同学们,凤凰花开得那么热烈,那么喜庆,每个人见了都是那么欢喜。好好地读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每年凤凰花开,泼水节来到的时候,傣族人民就会高兴起来。1961年,他们比往年更高兴,这是为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谁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同学们,谁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汇报汇报? 同学们,朗读这段话时,你想突出哪几个词?为什么?

预设一:突出“特别”。【课件标示:特别】 同学们,你可以换个词吗?

同学们,请把你换的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二:突出“周恩来总理”。【课件标示:周恩来总理】 同学们,和他们过节的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应该突出。 预设三:突出“敬爱”。【课件标示:敬爱】 同学们,你还想用“敬爱”形容谁? 同学们,傣族人民最敬爱的是谁?

同学们,请一起读读这段话,重点关注突出的词语,把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同学们,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周恩来总理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回去再查查资料,好好了解了解。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词语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词语,如“火红火红”采用了看图结合换词比较的方法,“特别”用了找近义词的方法,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深刻,更形象。通过“朗读这段话时,你想突出哪个词?说说理由”,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四、规范书写,巩固识字

同学们,你们读得真精彩!有八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忘、泼、度、龙、炮、穿、向、令】

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它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观察所得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

1、“忘”不要多写一点;“令”“泼”“龙”这三个字不要少写一点。 2、“炮”第四笔是“点”。

3、“穿”是穴字头,不是宝盖儿;上小下大,穴字头要写得扁一些。 4、“令”字,撇和捺要舒展。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了范写这几个字,你们跟着书空。【课件依次播放动态笔顺】 同学们,请在书上先描红后临写,写完后同桌互相看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同学们,你能给这几个字分别组组词吗?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互助式的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指导学生写字时重点选取了两个最难写好的字,对关键笔画进行示范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质

量。

第二课时

一、词语引领,巧入文本

【课件出示词语:泼水节、凤凰花、象脚鼓、柏树枝、周恩来、 银碗、健康、难忘、一年一度、笑容满面】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课件圈出:周恩来】同学们,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通过课前的搜集,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周恩来图片】同学们,他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国家总理。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同学们,你想认识周恩来总理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去看看这个难忘的泼水节。【课件出示课题:17 难忘的泼水节】

同学们,请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复习词语为契机,让学生了解周恩来总理,在学生心里初步树立一个令人敬爱的总理的形象,带着对周总理崇敬的心情走进文本。这样的导入,其实是一种情感的准备和酝酿,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学习课文铺设情感基调。

二、精读课文,感受“难忘”

同学们,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都特别高兴。看,他们一大早就来欢迎周总理了,让我们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吧!

1、学习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同学们,请自读这个自然段,想想:傣族人民都用了什么方式来欢迎周总理?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

预设一:【课件出示: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同学们,你喜欢这个句子吗?为什么?

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人们从各个地方赶来,来的人很多,热烈欢迎周总理。

同学们,为什么人们是“赶来”,而不是“走来”?(人们盼望早点见到周总理。) 同学们,听,欢乐的象脚鼓点响起来了;看,成百上千的傣族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赶来了。这场面,可真是——(热闹)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预设二:【课件出示: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2017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17 难忘的泼水节 公开课教学设计

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文本简析:《难忘的泼水节》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6eyk3ltcp4yj364q360565jb3urou0111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