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对项目质量控制从理论上说,必须做好(AC )工作。
A 合格的控制主体 B 良好的控制策划者 C 明确的控制目标 D 理想的控制机制 E 间接的控制人员
5. 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项目系统是否存在异常,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加以纠正的方法包括( ADE )。
A 直方图分析法 B 因果分析法 C 相关图 D 数值分析法 E 动态分析法
6. 计数值控制图的控制对象是质量数据中的计数值,如( ABCE )。
A 缺陷数 B 不合格品数 C 不合格品率 D 长度 E 单位缺陷数
7. 为了控制质量数据的集中性和离散性,计量值控制图中的( AB ) 体现了上述特点。
A X?R图 B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C P图 D C 图 E Pn 图 8. 点出现在CL?2?至CL?3?之间判为异常的条件有( ABC )。
A 连续3点中有2点集中在控制界限 B 连续7点中至少有3点集中在控制界限
C 连续10点中至少有4 点集中在控制界限 D 连续8点中至少有3点集中在控制界限
9. 分析项目质量数据时所遇到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 ABC )。
A 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B 要素与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C 因素之间的关系
D 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E 事件与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四、简述题
1. 如何发现项目系统是否存在系统因素?
答:在项目质量控制中发现异常的方法主要是直方图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1)直方图分析法:通过绘制项目质量数据直方图,观察和分析直方图的形状并通过对比来判断项目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2)数值分析法:对定其采集的质量数据加以统计分析,根据痛惜分析的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具体包括:① 估计总体不合格品率; ② 计算分析频率曲线偏度系数; (3)动态分析法:采用各种控制图,分析质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以判断项目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2. 什么是工序能力?什么是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如何计算? 答:(1)工序能力:是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2)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工序的加工的精度(即工序能),满座公差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设计公差的中心值与测定数据的分布中心一致时,即无偏情况下的工序能力指数;用Cpk表示设计公差的中心值与测定数据的分布中心不一致,即有偏情况下的工序能力指数。
(3)工序能力指数计算公式: ① Cp?3.. 如何根据工序能力指数判断工序能力?
答:(1)特级:Cp?1.67 工序能力过于充分;考虑放宽控制和检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一级:1.33?Cp?1.67,工序能力充分满足,应考虑其经济性;Cp?1.33,工序
Tu?TlT?T?2?; ② Cpk?ul 6?6?
能力较为理想
(3)二级:1.00?Cp?1.33,不合格品率在0.3% 以下,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希望控制的范围;
(4)三级:0.67?Cp?1.00,不合格品率上升,达到4.56%, 说明工序能力不足,应采取对策;
(5)四级:Cp?0.67,不合格品率达到5%,工序能力已不能保证项目质量的稳定性,应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果断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4. 试述因果分析图的基本原理、类型及绘制的基本步骤。
答:(1)因果分析图的基本原理:影响项目质量的原因尽管很多,且关系复杂,但归纳起来,存在两种互为依存的关系:即平行关系和因果关系,因果分析图就是依据这两种关系,将影响项目质量的各种原因通过图形整理出来它们之间的互为关系。 (2)因果分析图的基本类型:① 结果分解型;② 工序份类型; ③ 原因罗列型; (3)因果分析图绘制步骤:① 确认:即确认和指定问题的范围;② 目标确定:指
定在这个阶段需要设置的目标和目的; ③ 构建因果图: ④ 思考:对所出现的想法进行深思。
5. 简述排列图的原理及作用。
答:就项目而言,影响项目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起主要作用的仅仅是其中的少数几项,这种现象完全符合帕累托所发现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排列图正是利用了这一关系和原理。通过对各种因素的排列来寻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使排列图可作为寻找关键因素的有效工具。其作用就是确定影响项目的主要因素。 6. 什么是控制图?控制图有哪些类型?
答:控制图是用于区分质量波动究竟由于偶然因素引起还是由于异常因素引起,从而
判明项目实施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有效工具。
控制图的类型:根据控制对象(不同的统计量)的不同,控制图可分为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无论是计量值控制图还是计数值控制图,按用途不同都可分为管理用控制图和分析用控制图。
7.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是根据什么原理确定的?
答:在质量形成过程中,质量特性值呈现出一些统计规律,如果过程处于控制状态下,质量特性值必然遵循某种分布规律,从而控制图界限的确定可根据数理统计原理计算得到,在正态分布下,质量数据落入??3?之间的概率为99.73%,在此范围之外数据发生的概率仅有0.27%,属小概率事件。因此,世界上较多国家都是采用“三倍标准差”,即“ 3 ”方式确定控制界限。以质量特性值(统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中心线,以中心线为基准向上3倍标准差确定为控制上限,向下3倍标准差确定为控制下线。这就是利用“ 3 原理”确定控制界限的原则。 8. 简述运用控制图控制项目质量的步骤。 答:利用控制图控制项目质量的实施步骤:
(1)选定控制对象; (2)选定控制图并确定数据采集方法;
(3)将收集的数据制作直方图并与规格界限相比较,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提高工序能力,然后重新采集数据
(4)制作分析用控制图;(5)判断控制对象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6)若异常,追查原因并加以消除,使作业条件标准化,防止再次发生异常,剔除异常数据,重新制作分析用控制图;
(7)延长正常的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制作管理用控制图;
(8)定期抽样、指定、计算并记入管理用控制图,观察分析点的动态,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保证控制对象处于控制状态; 9. 如何根据控制图判断项目质量状态? 答:(1)判断项目实施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的标准:
① 控制图上的点不超过控制界限; ② 控制图上点的排列分布没有缺陷; (2)标准具体说明:
就第一条标准而言,满足下列情况可认为基本满足要求:
① 连续25点以上处于控制图界限内;② 连续35点中,最多仅有一点超出控制界限;
③ 连续100点中,不多于2点超出控制界限;
凡是点子恰好在控制界限上,均作为超出控制界限处理;点的分布排列无缺陷是指点的排列分布形态中未出现“链”、“周期”、“偏离”、“接近”、“倾向”等异常状态。 10. 相关分析有何用途?如何进行相关分析?
答:(1)相关分析的用途:在项目质量控制中,相关分析可用来研究质量特性与某些因素之间、质量特性之间、因素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 定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③ 对所确定的关系进行可信度分析、统计检验; ② 从影响某一质量特性的若干个变量中,分析判断各变量的显著性; (2)相关分析:利用散布图对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作定性分析;利用相关系数鉴定法和中位数鉴定法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作定量分析。 11. 简述合格控制的类型
答:根据所采用的合格控制方法,可将合格控制分为四种类型:抽查、全验、合格证检查和抽样验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