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题 名词解释 品种 诱变育种 生物多样性 单交种 回交育种 自花授粉植物 核心种质 品种退化 自交不亲和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简答题
论述果树遗传变异的特点 引种的程序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 单倍体育种的意义
有性杂交和细胞杂交的异同点 优势杂交育种杂种种子的生产方法 优势杂交育种的程序
品种审定和新品种保护的不同点
2012年育种考题 名词解释 育种
通过遗传组成的改良,获得更利于栽培与利用的优良品种,进一步进行良种繁育与推广。 杂种优势
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生长势、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等各方面都比亲本表现强,或者某个性状比亲本强,这一现象称为杂种优势。某个性状或综合性状的优势都称为杂种优势。 种质
指决定生物的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种质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其表现形式可能是种、品种、植株、种子、枝条、细胞、DNA片段等。 新品种保护
是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农业部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对植物新品种,依据授权条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决定该品种能否授予品种权 倍性育种
使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倍数性变化,用以培育植物新品种或者育种中间材料的技术。 选择育种
利用现有种类,品种,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简称选种。 超亲优势 以大亲本(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为平均值来度量杂种的平均值和大亲本的平均值之差称为超亲优势。 抗逆性育种
利用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培育获得逆境条件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和品质的新品种。 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辐射作用)或/和化学(化学反应)方法诱发植物体(植株、枝、芽、花粉等)产生遗传变异,变异体直接筛选或利用突变体进行杂交,从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问答题
1. 育种的原则与内容
科学性:
充分考虑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充分了解有关育种对象的科学知识;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目标要突出明确:
抓住主要矛盾,且把育种目标落实到具体性状(量化);处理好目标性状与非目标性状之间的关系。
目标要有预见性和实际价值:
预见性:超前性和长远发展,考虑到金婚偶的发展趋势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实际价值。
2.什么是自交系?优良自交系的条件
自交系: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系后代系统。
优良的自交系必须具有育种目标所要求的条件,并具有高的配合力,因为杂种的表现是以其亲本(自交系)为基础的,因此优良自交系应具有下列基本条件:
配合力高:衡量自交系好坏的重要标志。配合力是指一个自交系与其他自交系(或者品种,杂交种)杂合后所产生的杂种所表现的产量能力,以及其他数量性状的指标。自交配合力是衡量自交系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亲本材料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价值。
抗病性和抗逆性:抗性是现代育种中的主要目标。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收到各种病害和 不良环境的影响,严重影响园艺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应该选育抗病力高,抗多种病害以及抗逆性强的自交系。
高产和稳产性能好:是基本的育种目标。优良自交系不仅要求在杂交组合中表现高的杂种优势,也要求本身生长发育比较健壮,产量相对高一些,稳定一些,才能减少繁殖和制种面积,降低种子成本。
多数优良性状是可遗传的:结合育种目标,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而且要求自交系的基因型相对醇和,高度的整齐性。并且多数的优良性状是可以遗传的,能够在杂种一代中表现出来,才能制成优势杂种。
3.芽变选种的特点
芽变的普遍性和重演性
同一植物的芽变在世界各地都会发生,并且在不同的时期都会进行这种芽变;
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不同时期、不同单株乃至相近的植物种属中反复出现。
芽变的多样性
既有花、叶、果实、枝等形态特征的变异,也有生长,开花习性,物候期,育性,抗性,以及生理生化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异。
芽变的稳定性
自然界有稳定的芽变和不稳定的芽变。稳定的芽变无论用何种方式繁殖,在生命周期中可以长期保持,但是不稳定的芽变只能通过无性繁殖才能保持。其实质是基因突变的可逆性,回复突变,以及芽变的嵌合性。
芽变的局限性
芽变是部分变异,而不是整体变异。与有性后代的变异相比,芽变一般是少数性状变异。
芽变的多效性
某些控制基础性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则会引起多种性状发生变化,一因多效。
4.品种退化的原因
原因
? 机械混杂
在种子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人为疏忽而导致其它品种(或
种类)的种子混入,造成机械混杂。
? 生物学混杂
即天然杂交,有性繁殖的园艺作物种子生产时,由于无隔离条件或隔离条件达不到要求,会使邻近地块不同亚种、变种或品种问发生天然杂交。导致基因重组引起退化。
? 自然突变和遗传性的变化
所谓品种的“纯”是相对的。尤其是通过杂交育成的品种,经过6~8代自交纯化后应用于生产,仍有部分基因处于杂合状态,郎存在“残余杂合性”。随着种子繁殖代数的增加,杂合基因分离、重组,不利基因得到表现,引起园艺作物品种退化。另一方面,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且多为劣变,在缺少及时的人工选择情况下,不利基因的逐步积累也会引起园艺作物品种退化
? 选择方法或繁殖材料选用不当
园艺作物品种繁殖时,人工选择对保持种性十分重要。选择方法不当,选出的后代可能会出现品种退化。无性繁殖的园艺作物往往是由于错误的选择繁种引起退化。此外,从植株不适当部位采种也会引起退化。
? 不适宜的留种条件的影响
一个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当生态条件和栽培方法不适合于品种要求时,就会使品种的优良性状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的衰退、变劣。
? 病毒的侵染
许多园艺作物品种可以在一些高温地区进行生产栽培,但是不适宜采种,免强留种,则引起品种退化。高温地区病毒侵染,是导致无性繁殖的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措施
?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机械混杂 ;
机械混杂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通过严格管理,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完全可以杜绝园艺作物机械混杂的发生。
? 隔离留种,防止天然杂交;
对易于发生天然杂交的园艺作物,应根据种子生产技术要求,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隔离。包括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机械隔离。
? 采用合理的选择和留种方法,防止遗传变异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要掌握品种标准形状。定期进行去杂去劣,把因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基因重组或突变等因素产生的杂株以及病虫害引起的劣株,及时除掉,避免其继续繁殖,保持品种纯度
? 利用和创造最适宜的良种繁育条件 ;
应进行良种的区域化规划,在适宜的区域内,选择适宜地点繁育种苗,以保证种苗能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发挥它在经济上和生物学上的优良特征。
? 采用脱毒种苗。
无性繁殖的园艺作物,除了保持高纯度的母本园外,应采用组织培养脱除病毒,工厂化生产出脱毒菌,恢复因病毒感染而退化的品种的种性。包括通过热处理,茎尖处理,微嫁接等获得无病毒种苗。
5.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内容
寄主植物的抗病(虫)性不仅取决于其自身所携带的抗性基因,还会受对应寄生物基因的影响,即抗性是寄主与寄生物(病虫)双方的基因型互作的结果,但它们也各自有其独立的遗传系统。
针对寄主方面每一个垂直抗病基因,在病原菌方面或迟或早也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基因。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性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
上述概念延伸到寄主-昆虫的关系时也同样存在,即当寄主中每有一个主效抗性基因时,在昆虫方面便迟早会有一个相应的致害基因。当寄主具有抗虫基因时而昆虫不具有致害基因时,则表现为抗虫;而当寄主具有抗虫基因时,但昆虫具有相应的致害基因时,寄主则是不抗虫的。
6.化学诱变与辐射诱变生物学效应的区别
7.选择育种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
性状变异的幅度
一般来说性状在群体内变异幅度越大,则选择潜力越大,选择效果也就越明显。在一个标准差很小的群体内,变异幅度小,入选群体的平均值与供选群体的平均值相差无几,即是遗传力很大,选择效果也有限。增大群体的变异幅度,可以提高选择效果。 性状遗传力的大小
选择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选择的效果,但由于环境修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全部遗传给后代,性状遗传力对子代和入选群体平均值的差异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遗传力越大,则子代平均值越接近入选群体的平均值,选择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选择差、入选率
选择差是入选群体的平均值与供选群体的平均值之差。 一个植物群体的入选率(即入选个体在原群体中所占的百分率),入选率越大,选择差越小;
反之,入选率越小,选择差越大。适当降低入选率以增大选择强度,提高选择效果。
性状的类型
质量性状通常由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表型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选择效果好。而数量性状通常为多因微效,表型容易受影响,因此选择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选择的方法
有性繁殖植物与无性繁殖植物特性不同,选择方法亦不同,选择效果也不同。有性繁殖植物常有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以及二者的综合利用,各种方法适合不同开花特性的植物;无性繁殖植物常用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
8.引种的程序
制定引种计划:确定引种目标,进行相关文献的调研,确定材料及其来源,确定引种方法,从遗传学,生态学,经验和风险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