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从最一般意义上说,科学是由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构成的理性认识的逻辑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从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角度来看,科学不仅是已经取得的知识成果,是以语言符号系统形式出现的知识形态,而且是特殊的认知活动,即还是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是获取知识的活动和过程。
什么是技术?一般说来,技术是科学的转化形态,是用来为社会服务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方法,是工艺技巧、操作方法、程序规划和劳动经验的总和。
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科学所揭示的是客观对象和过程的本性,是客观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所解决的是人们在实践中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进一步说,科学是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是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技术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控制和改造客观世界。二者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历史发展看,技术先于科学而产生。在19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虽然有一定的接近、结合,但是总体上并没有解决,科学常常落后于技术。19世纪以后,这种分离有了明显的改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科学依赖于技术,科学只有依靠和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才能进行。技术也依赖于科学,历史上每一次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必然引起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创造出各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工艺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等等。同时,技术设备的改进,新产品的试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需要靠科学的“攻关”才能解决。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生产的相互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这一系统中的主导环节,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趋于一体化,并造就了“科学技术”的新范畴。
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是并且永远是社会进步的、革命的因素。马克思曾经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诸方面。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运用能得当,能造福于为类;运用不当,则会对人类带来灾难。如核武器 克隆技术等。
本课小结:
学习这一章,要着重掌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和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要深刻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尤其要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分钟
的基本含义;深刻认识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 社会历史发 展的动力 【课后评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矛盾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物和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 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第十二讲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目的】识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我党的各项政策和决议。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班级】建筑工程1001、1002、1003、1004、1005、1006;工程监理1001、1002;工程造价1001、1002、1003;房产估价1001、1002;工程地质1001、1002;金属矿产1001 【教学课次/课时/时间】12/2/6、1—6、7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点评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提示:(1)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的个人活动是不存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但是广大的平民大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 (2)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那种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观点,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时间 分配 7分钟 40分钟 学生活动 讲演 ◇课堂讨论:一将功成万骨枯? ◇课堂探究: ◇探究提示:说明了实践决定认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 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课堂探究: ◇探究提示: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党的宗旨与原则,做到了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学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材是分三层分析的。分别分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其重要意义。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罨、改造世界。 38分钟 ◇课堂探究:《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课堂探究:结合身边的事例,谈淡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5分钟 【板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后评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