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E.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的标准

19、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有( ABC ) A.自主 B.探究 C.合作 D.默写 E.死记 20、“以校为本” 教研制度的具体实施包括( BCDE ) A.为实践者的知识保密 B.收集资料和理清情境 C.形成行动策略 D.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 E.寻找研究的起点 三、判断题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1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1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1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

1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5.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16. 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7. 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18. 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9.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20.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

2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对

22. 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

.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费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新课程还设置了很多“综合性学科”,着重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

(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

.

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

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五,论述

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

.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2.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案要点: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

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

;.

2019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

.E.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的标准19、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有(ABC)A.自主B.探究C.合作D.默写E.死记20、“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具体实施包括(BCDE)A.为实践者的知识保密B.收集资料和理清情境C.形成行动策略D.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641e9hgry2p7v43zg0p6rgfk15sw100hb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