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四法”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素养,拓宽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求知,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构建师生互动平台,精心设疑,引导有法,包涵意趣,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融洽师生情感
师生情感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和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的关键。“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认为,热情会产生至少42.6%的持续效应,呈阶梯状递增。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就会喜欢他的课,会“感到”他讲授的内容鲜活有趣,学习活动会更自觉积极。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注意激发调控学生的情绪,使其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平时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思想、心态、爱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民主、动态、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妙趣横生,学生的学才可能生动高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如讲授完统计图后,笔者提出让学生回家自己测量身高,然后同学之间调查统计,并画出条形统计图,再结合条形统计图提出一个问题并作出解答。这个作业既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
第1页/共6页
又巩固了所学新知,还锻炼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美国基本上所有的课堂都首先建立在师生平等、互信、相对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谈到数学课的内涵延伸,这一点很值得借鉴。 二、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一些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探究未知性,创设一种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情境,能使学生的大脑处在最活跃的思维状态,且张弛有度,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敏锐地探索,从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及基础知识,形成数学基础技能。如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设计问题:现有一幢很高的建筑物,怎样才能测出它的高呢?测出高,可以作为参数,写出调查报告,深入认识建筑物高低的数学依据以及蕴含的美学特性。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现代高科技尖端技术,都与数学密切相关。而学生对于鲜活新颖的事物现象最感兴趣。课改后的教材,显著特点之一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更贴近生活,更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提高应用能力。美是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量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案例,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走向鲜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字运算和机理,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神秘、并不抽象,数学就在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直观性。
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时,让学生去观察周围的建筑、
第2页/共6页
树木、楼塔、山峰等,找出所包含的几何图案及其组成规律,找出其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生活并不遥远。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密集时代的日益推进、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多媒体及多功能课件的出现,给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以多媒体为核心的辅助教学的研究正在迅速走入课堂,数学教学需要计算机辅助,增添新的活力。实践证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极强的交互性、直观性、高效性,使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同时,现代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一个最佳的扩展整合。如教学“四边形图形”,教师设计好课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展示各种图形极其变化,一系列图形内的形变与量变很直观形象,让学生对过去接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可节省大量时间、材料、演示过程。教学“一次函数”,随着函数变化,图形也随之变化,比传统的演示法直观高效。因为多媒体图形的严密性,学生的空间数字感觉能力大大提高了。
第3页/共6页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四、培养能力为主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
第4页/共6页
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长期以来,不少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注重传授、训练、突破解题技巧,忙于解决难题,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在“解题”上依赖性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低,导致畏“数”情绪,学习效率普遍降低,数学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很多学生都感到数学学习吃力而不讨好,这
第5页/共6页
也是长期以来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采取主动探索、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点拨、启发、诱发、调控,举一反三,揣摩拓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潜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思想,重视扩散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综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培养了独立研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常有成功感,增加了愉悦感,在快乐中研究数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兴趣虽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一个教师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鲜明的个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将会创造一个新的数学语境。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