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形象与感情(测)
时间 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
(时间:45 分值:45)
一、【2024届广东深圳高中高三12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9分)
河北民 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①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②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注】①二边:指北宋与契丹、西夏接壤的地区。
②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曾对侍臣谈到自己有二喜:“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久服,边鄙无虎,二喜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王安石早年的诗歌创作有取于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关心政治、同情百姓疾苦,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B.“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两句,开门见山地点明了黄河以北地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而边民“长苦辛”只是因为北宋与契丹、西夏两族连年的战乱。
C.诗歌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感叹的口吻颂扬“贞观之治”的美好,表达了对北宋时政的批判和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D.黄河以北的边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南逃荒求生;河南虽然丰收,老百姓也是缺粮断餐,从而暗示出“长苦辛”不是河北之民所独有,河南之民以及其他内地之民无不如此。
15.为了表现河北民的“苦辛”,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14.B15.①铺陈(渲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六句,紧扣开篇“长苦辛”三字而来,层层深入地铺叙了百姓深受压迫之苦,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②对比。北宋国势江河日下,与唐朝的贞观盛世形成强烈反差,诗人有感于民不聊生的惨象,通过今昔对比针砭时弊。
③正侧结合。“悲愁白日天地昏”形容边民的悲愁之气犹如阴云惨雾,弥漫天空,致使白日为之无光,天地为之昏黑,此为正面描写。“路旁过者无颜色”指出道旁行人见此惨象,也不禁感到悲痛欲绝,神情黯然,此为侧面描写。通过正侧结合,使百姓的苦难生活更为深
入人心。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作答时一般要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诗的开篇“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这两句诗突出“近”与“长”二字,黄河以北边地的人民因“生近二边”而长期饱尝辽和西夏的侵扰之苦,接下去,诗人选取了一组典型材料,具体描写“河北民”的“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黄河以北边地的人民家家养儿育女,让他们男耕女织,结果是“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全都上缴朝庭供奉辽和西夏的贵族。反映“河北民”深受赋税之苦。“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天灾人祸,饥馑加徭役,“河北民”的苦辛更不堪言。“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诗人以此景物描写和夸张之笔续写百姓之苦,“悲愁白日天地昏”此为正面描写。“路旁过者无颜色”,此为侧面描写。通过正侧结合,使百姓的苦难生活更为深入人心。诗的最后两句“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诗人将贞观之治与北宋王朝“守内虚外”政策所造成的积弱积贫、边患严重的社会现实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对北宋王朝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作答时,考生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找到要鉴赏思想内容的诗句仔细阅读,根据诗句所写的内容,
理解其表达的意思,进而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情感,有其所表达的表层含义,分析把握其所表达的深层思想内容。本题,题目是:尾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请试着鉴赏尾联的思想内容。要求赏析思想内容的诗句是诗歌的尾联,“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意思是:谁陪侍你在这园中尽情游乐,可肯召唤乡里的老者相伴相随?诗人撇开自已和朋友,着意提到“里中遗老”(遗老,指老者),颇耐寻味。徐都官新居假山既成,却未“对外开放”,连里中老者亦未能一饱眼福。诗人既以先游为快,也就想到这一层,才有此一问:“谁侍巾鞲(巾鞲,代指徐都官;鞲,臂套)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这一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表面上,是说与人分享,其乐更甚;深一层的意思是,为官者当与民同乐。这与诗人好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末尾一段的措意不谋而合。于是诗的境界得到提高。只是诗人不说“应”相呼而只问“肯”否,措辞很委婉,希望徐都官能与民同乐的心意,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三、【2024届河南南阳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9分)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应是诗人的朋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照应题目,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送别时的天气,渲染出凝重沉郁的气氛。
B.颈联暗示了李胄的东去,“海门深不见”的“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深不见”指海门水深而不见底;“浦树远含滋”指远处两岸的树笼罩在细雨中。“深”和“远”渲染出迷蒙暗淡的景色。
C.尾联直抒胸臆,强烈表达惜别之情。结句“沾襟比散丝”的“散丝”即雨丝,一个“比”字将泪和雨交融在一起,情景完美结合。
D.本诗从“微雨”起,以“散丝”结,中间选取了“暮钟”、“重帆”、“迟鸟”、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