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2024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目标
(一)唯物史观
1、引导学生对辽、夏、金政治制度的相同点及产生影响的
分析归纳以及对元朝行省制影响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唯物史观
2、通过对元朝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客观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 (二)时空观念
1、结合图片和相关史实了解辽夏金元四个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以及和两宋政权的关系,把握各个政权之间基本的关系
2、通过比较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异同以及行省制对后世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形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联系中对相关事物比较、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三)史料实证
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史料,了解多种历史
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并概括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或根据史料印证历史结论。 (四)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读懂图片、文献材料,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问 题,形成理解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 (五)家国情怀
1、通过引导学生对两宋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战”与
“和”的关系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战争是短暂的,和平是持久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通过对元朝疆域与以往时期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元朝疆域空前广阔,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对元朝民族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元朝是我国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辽、金的政治制度;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难点:如何评价辽、夏、金的政治制度; 辽夏金元是如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归纳法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课堂情境
一、辽、西夏、金的统治
(一)辽、西夏、金政权的建立(结合教材填表)
(二)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 1、辽——蕃汉分治制度 (1)内容 (2)原因
(3)影响 2、西夏的制度 3、金——猛安谋克制度 (1)内容 (2)影响
比较:辽夏金三个政权的制度有何相同或类似? (三)辽、夏、金与两宋的战与和
1、结合图片和相关史实了解辽夏金几个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以及和两宋政权的关系,从而全面把握几个政权之间基本的关系
2、结合相关史料阅读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并概括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辽、夏、金政治制度各自的影响以及几者相同点及共同影响的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唯物史观
1、通过引导学生对两宋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战”与“和”的关系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战争是短暂的,和平是持久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元朝的建立及统治 (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元朝的统治 1、经济: 2、政治: (1)中央 (2)地方
(3)边疆:台湾、西藏
(三)元朝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 1、民族政策:“四等人制”
2、民族融合加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1、结合元朝疆域图以及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使学生认识到:元朝疆域空前广阔,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对元朝行省制影响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唯物史观;
通过比较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异同以及行省制对后世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形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联系中对相关事物比较、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通过对元朝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元朝是我国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课后反思
教学任务没完成,还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并精讲,有些内容要敢于取舍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我国自踏上现代化道路起,乡村即出现凋敝衰败之势,由此引发了乡村往何处去、中国经济走何种道路的争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乡村的争论,大致形成四种主要意见:一派主张复兴农村,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如章士钊提出“业治与农”,主张“以农立国,文化治制,一切使基于农”。一派主张发展工业,认为振兴都市工业才能救济农村,如孙倬章认为“国计民生之病源,咸在于农业太盛,工业不振之故”,恽代英认为“中国亦必化为工业国然后乃可以自存”。第三种意见是先农后工,主张首先使农业工业化,在农村培植小规模农村工业作为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第四种是调和论点,主张农工并重,提出发展民族工业和实行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这场论战前后持续二十余年,直至人民政权的建立才一时终结。
——摘编自吴理财《近一百年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兼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
村”》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