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化自信视域下汉服复兴与青少年培养
作者:王淑珺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4年第03期
内容摘要: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是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感、促进其文化自觉性的基础和前提,在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悠悠历史,是广大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石,然而当今社会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认同和践行存在距离,因此亟需有效载体践行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汉服作为一种 “具象化、具体化”的文化符号,正是新时代连接传统文化和青少年的桥梁。以汉服复兴为载体,通过合理的引导路径,能有效的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汉服复兴 文化自信 青年培养 一.汉服与汉服复兴 (一)汉服的定义
汉服,又可称为华夏衣冠,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直到明代逐渐式微。泱泱千年,华夏人民一直保有着服饰形制的基本特征,而这些服饰即为后世所称的汉服。汉服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是饱经风霜。汉服形制成型于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了周朝代,汉服有了自己的规范制式,时间车轮行至汉朝,汉服已经实现全面完善和普及,汉人汉服也由此得名。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符号象征,是民族文化的具象化体现。现当代不少研究人员对汉服的衰落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汉服的历史缺失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大损失,因此汉服复兴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二)汉服复兴的时代背景
哲学家卡西尔指出,“文化符号和神话有相似之处”。汉服作为汉民族的文化符号,其诸多特征例如颜色、布料、形制、纹案等都能展现汉民族的传统道德秩序理念。而罗兰·巴特也在《流行体系》一书中提出将服饰分为三类的理论——即真实的服装、书写的服装以及意象的服装。对于汉服而言,各种元素以同义和组合为基础,构建出蕴含秩序规则的服饰体系,同时个体的穿着就相当于言语,这也便是意象得的服饰。
新时代背景下,对汉族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一举动寄托的是对中国古典精神的尊崇。因此,历史中具有鲜明的结构化、制度化特点的汉服因其能够较好地对应语言结构、也更有利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递复兴者对于重建传统美德秩序的意识情感而被逐渐重视。也正是人们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向往投射在对汉民族服饰的追求上,这一时代背景为汉服复兴提供了土壤。 二.汉服复兴与青年文化自信的培养
(一)汉服复兴与青年建立文化自信的内在关系 1.身份与认同概述
身份认同强调主体会与自己相关的角色、地位、关系所包含的意义的自覺认识和肯定。近现代人们对“认同”的讨论来源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观,在《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中他首次提出“认同是精神分析已知的与另一人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以重要的情感共同性质为基础”。
“认同”是一种心理趋同的过程,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使得人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认同过程包含了个人或群体对其身份的心理构建和实践构建。 2.跨文化语境下的民族身份认同
近年来的汉服复兴运动,最早发轫于海外。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步伐逐渐增大,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増多,留学、移民等造就了一大批海外华人群体。身处多民族文化冲击的中心,多元身份的切换难免使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迷茫的情绪,这即是“文化的乡愁”。因此,不少海外华人华侨基于远离了汉民族文化环境这一大前提,不得不对自身民族身份进行反思,从而形成认同。基于其在跨民族文环境中不断的比较和重新认识,进而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且愿意投身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活动,这便是认同成就。
随着我国现代发发展进程的行进,大量外国、外民族的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时代背景下,复兴传统文化通过跨文化的语境有效“激活”了民族身份认同探索,进一步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汉服蕴含的东方传统美的特质是超越民族和文化界限的,汉服复兴运动以“着我汉家霓裳,兴我礼仪之邦”为口号,其本质也是对我国国际形象的构建和东方意识形态的传播,让中国形象走到台前去。面对现代化、全球化的新时代语境,汉服复兴是这一代人强化建立在血缘和文化基础上的民族身份认同的探索。
(二)汉服复兴在新青年文化自信培养中的困境 1.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代文坛一度兴起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思潮。西方文化的挺进,使得传统文化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在爱国救亡的运动和思潮中,传统文化未被区分对待,而是笼统的作为腐朽的糟粕受到各种抨击与抵制。时至今日,仍有部分的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存在偏见,也正因为他们正处在三观成型的关键时期,使得他们缺乏甄别能力和意识。
同时,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其多元化的成长背景,传统文化原有的单一的传播方式,使其不断式微,导致传统文化对新时期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力逐渐减弱,西方意识形态的无孔不入,对我国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2.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文、学、史”三个维度组成理论认知,而日常生活中对民俗、传统服饰、家风等事物的践行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实践。新时代的青少年出生和成长的时期均较为特殊,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精神层面的培养则相对滞后。传统文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其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和在这一群体中的发展都受到不小的冲击。因此,虽然青少年通过课本对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在生活中的践行却较为缺乏。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新青年思想政治培养的基本路径 (一)联系课程设置,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在新时代青少年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作为重要的一环,肩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在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占比,调整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学时、门数和实践比例。例如大学校园的培养可以设置如《大学语文》,《艺术鉴赏》等基础性课程,让相关教学老师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学。同时也可以邀请社会上汉服复兴运动的推行人进校园举办专题的演讲和介绍,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以专有课程为载体,提高青少年文化自信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普及,使得新时代青少年能更加全面、詳实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战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制度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方等方面产生共情,从而涌现认同感和使命感。
同时,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对青少年进行引导,使其了解和谐社会道德素养和法律观念的重要性,从而使身处特殊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切实认识到道德与法制是当前中国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