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当中央银行需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上缴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可直接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贷款或投资下降,引起存款的数量收缩,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 2004年开始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商业银行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例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 (3)再贷款与冉贴现

①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贷款用以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处置金融风险和有特定目的贷款的需要。

②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的作用机制是: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降低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意

愿,如果准备金不足,商业银行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规模,进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 (4)利率政策

利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可采用的利率工具有: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5)汇率政策

按照不同的标准,汇率可以分为: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双边汇率和有效汇率。

央行的汇率政策主要有:选择相应的汇率制度、确定适当的汇率水平、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其中选择汇率制度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6)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地位与声望,使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金融机构通报金融形势,说明中央银行意图,劝其采取某些相应的措施,贯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虽然仅是一种指导,不具法律效力,但发展到今天,已是一种强制性手段。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

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个人存款业务 办理储蓄业务的原则为“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自2000年4月1日起,个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时,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件,使用实名。 个人存款业务可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个人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和保证金存款。

(1)活期存款

①计息金额: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角分不计利息。活期存款在每季度结息日将利息计入本金作为下季的本金计算复利,其他类存款一律不计复利。

②计息时间:2005年9月21日起,我国对活期存款实行按季度结息,每季度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次日付息。

③计息方式:一种是积数计息法,一种是逐笔计息法。采用何种计息方式由各银行自己决定。目前,各家银行多使用积数计息法计算活期存款利息,逐笔计息法计算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息。

(2)定期存款

①根据不同的存取方式,定期存款分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四种,其中,整存整取是定期存款的典型代表。 ②定期存款利率视期限长短而定,通常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③到期支取的定期存款按约定期限和约定利率计付利息。

④定期存款逾期支取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除约定自动转存外,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全部计入本金。 ⑤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支取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提前支取部分的利息同本金一并支取。

⑥定期存款存期内遇有利率调整,仍按存单开户日挂牌公告的相应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3)其他种类的储蓄存款

除常见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外,还有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个人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免征利息税)、保证金存款。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

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单位存款

单位存款又叫对公存款,按存款的支取方式不同,单位存款一般分为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通知存款、单位协定存款和保证金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当中央银行需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上缴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可直接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贷款或投资下降,引起存款的数量收缩,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2004年开始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商业银行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资本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54uc9ytuq0088t3x4ji0cqsi0v0jd00p6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