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
4[2024天津,18,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阅读文本见【高考帮】文4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题干要求分析“我”寻找徽墨的原因,应从“我”的情感和“徽墨”自身的价值两方面入手,寻找相关内容分析作答。从“我”的情感方面看,文章开篇即表现了“我”对徽墨的极度喜爱,而徽墨的处境堪忧,日渐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所以“我”不得不只身来到徽墨的故乡虹关,来寻找徽墨;文章倒数第二段明确表示“我”对徽墨的寻找,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这也是“我”寻找徽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徽墨”自身的价值看,文章第六、七段明确点出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需要继续传承下去的,因而“我”坚持寻找徽墨。 方法点拨
四个角度解答概括文章情感、主旨题
1.理解题目意思。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考生作答最佳的切入点。 2.(2024-2024学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分析首尾段落。文章的首尾段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考生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分析议论抒情。散文中表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联系写作背景。有些文章,只有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然后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思想。除了关注作者和作品的写作年代外,还要特别注意在文后出现的注释等说明性文字。
文3[2024四川绵阳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7—9,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后父的老 刘亮程
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老了,我们一家养着奶奶的老,给她送终。奶奶去世后,轮到母亲老了,但她不敢老,她要拉扯一堆未成年的孩子。现在我五十多岁,先父、后父都已经不在,剩下母亲,她老成奶奶的样子了,我们养她的老,也在随着母亲一起老。因为有她在,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老是长辈享有的,我年纪再大,也是儿子。真正到了前面光秃秃的没了父母,我成了后一辈人的挡风墙,那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老了。
但老终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记得有一年,我陪母亲回甘肃酒泉老家,去村里看望一个叔叔,院门锁着,家里人下地干活去了。等到大中午,看见两个老人扛农具走来,远看着一样老,都白了头,一脸皱纹。走近了,经介绍才知道,是叔叔和他的父亲,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活成一对老兄弟,还在一起干农活。
我父亲没有和我一起老。
我8岁时父亲去世,感觉自己突然成了大人。13岁时,母亲再嫁,我们有了后父,觉得自己又成了孩子,终于又有了庇护。后父的父母走得早,他的前面光秃秃的,就他一个人,后面也光秃秃的,无儿无女。我们成了他的养儿女,他成了我们的养父。
我18岁时,有一天,后父把我和大哥叫在一起,郑重地给我们交代一件事。后父说,我已经是50岁的人了,你们两个儿子,该操心给我备一个老房(棺材)了。这个事都是当儿子要做的。说后面的张家,儿子早几年就给父亲备好了老房。
- 1 -
备老房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到一户人家院子,会常看见一口棺材摆在草棚下,没上漆,木头的色,知道是给家里老人备的,或是家里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备的。棺材有时装粮食、饲料,或盛放种子,顶板一盖,老鼠也进不去。
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也会藏进老房里,头顶的板一盖,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外面的声音瞬间远了,待到听不见一丝声响时,恐惧便来了,赶紧顶开盖板爬出来。
家里的老人也会躺进去,试试宽窄长短,也会睡一觉醒来。
其实这些老人都不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样子,因为送走了前面的老人,自己跟着老上了。
老有老的样子:留胡须,背手,吃饭坐上席,大声说话。一般来说,男人五六十岁便可装老了,那时候儿女也二三十岁,能在家里挑大梁、干重活。装老的目的,一是在家里、在村里塑造尊严的形象,让人敬;二是躲清闲,有些重活累活,动动嘴使唤儿女干就可以了。
也是我18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突然腰也疼了,腿也困了,有时候抽烟呛着,故意多咳嗽两声。去年秋天还能背动一麻袋麦子,今年突然就不背了,让我和大哥背。其实我们两个的劲加起来,也没他大。
我后父打定主意,要盘腿坐在炕上,享一个老人的福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大哥外出开拖拉机,我外出上学,留在家里的三弟四弟都没成人,指望不上,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50岁的年龄,重活累活又都亲手干了。
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 后父活到84岁,走了。
距他给我和大哥交代备老房那年,已经过去34年。
后父去世时我在乌鲁木齐,晚上12点,家人打来电话,说后父走了。我们赶紧驱车往回赶,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
回到沙湾已是半夜,后父的遗体被安置在殡仪馆,他老人家躺在新买来的棺材里,面容祥和,嘴角略带微笑,像是笑着离开的。
听母亲说,半下午的时候,后父把自己的衣物全收拾起来,打了包,说要走了。 母亲问,你走哪儿去,活糊涂了。
后父在生产队时赶过马车。在临终前的时光里,他看见来接他的马车,要把他接回村里。可是,我们没有让马车把他接回村里,我们把他葬在了县城边的公墓。
但我知道,他的魂,一定被那辆马车接走,回到了故乡。在离县城70公里的老沙湾太平渠村,后父家荒寂多年的祖坟上,他几十年前送走的老母亲的坟墓旁,一定有了一串轻微的脚步声,一个儿子回到了那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24年09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理想中的父子关系就是像文中他的叔叔与其父亲那样,到年老时还能像“兄弟”一样一起劳动,不离不弃。
B.“老房”就摆在院子里,家庭可储物、小孩可玩耍、老人可试躺,可见村民不避讳“老”,从容面对“老”。
C.后父在“我”18岁时就郑重交代“我”和大哥为其备老房,并开始装老,体现了后父培养我们担当意识的良苦用心。
D.文章写奶奶、母亲、后父的老,以及老家备老房的习俗,意在告诉读者要传承“养老、敬老、送老”的优良家风。
2.(2024-2024学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文章蕴含了作者对后父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3.为什么说“老终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励志名言
- 2 -
学习不一定成功,不学习一定不能成功。期末考,加油!
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你要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的生活,余生还长,何必慌张,以后的你,会为自己所做的努力,而感到庆幸,别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安逸。期末考,加油!
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地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
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