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
作者:肖慧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7年第06期
“分享”是指幼儿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是儿童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策略和技巧。小班幼儿一般在3~4岁,该年龄段正是其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常常会为了争夺物品而发生争吵或攻击行为,也常常会把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不愿意分享。而幼儿期正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品行养成的关键阶段,分享意识的缺乏会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心理健康发展。那么,幼儿之间会发生哪些不愿意分享的故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自私”行为?教师又该如何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分享意识呢?对此,我们通过对小班幼儿分享现象的调查,分析其分享意识薄弱的原因,并提出培养幼儿分享意识的相关策略,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幼儿寻找分享的快乐。 一、幼儿分享时的不愉快表现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笔者对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幼儿更倾向于独占而不是分享。下面列举三个发生在小班幼儿身上的有关分享案例。
案例一:幼儿在玩积木的时候,总喜欢把篓子里的玩具都拿出来,全部堆到自己面前,生怕被别的小朋友拿走。晨间活动时,小鸡组的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开心地搭着积木。突然,皓皓大哭了起来,我赶紧跑过去询问怎么回事。皓皓边哭边说:“老师,静静打我的脸。”我一看,小脸果真被拍红了,便问静静为什么要打小朋友。静静含着眼泪委屈地告诉我:“皓皓抢我的玩具,这些积木是我先拿到的。”
案例二:新学期开学不久,孩子们陆陆续续带来了自己的学具。但是,星星妈妈由于工作忙,总是忘了给星星带。今天的美术活动开始了,星星由于没带橡皮泥急得哭了起来。于是,我便让同桌的兰兰借几个给他玩。兰兰皱着眉头,嘟囔着小嘴,死死地抱着自己的橡皮泥罐不放,过了好一会儿才不情愿地拿了几个给星星。
案例三:奇奇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好的东西都要占为己有。他坐的小椅子,一定要是“最漂亮的”,不能有划痕。所以,奇奇每次到班级后都要找一把“漂亮”的椅子坐。今天午睡起床后,我正在帮其他小朋友整理衣物,忽然听到奇奇和龙龙争吵了起来。只见两人拉着一把小椅子拽来拽去,谁也不肯松手,我急忙上前制止了他们并询问原因。奇奇气呼呼地说:“这把椅子是我的,是我的!”我扭头发现奇奇的座位上已经摆好了一把椅子,便指着座位上的椅子问他:“你不是有椅子了吗,为什么还要和其他小朋友抢?”奇奇不服气地说:“那把椅子是坏的,这把好椅子才是我的。”而奇奇所谓的坏也就是椅面上有划痕。 二、产生不愉快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述因不愿分享而产生不愉快的行为,在小班一日生活中时常发生。幼儿独占物品行为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其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一)家庭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核心人物,“6+1”的特殊家庭结构,使得孩子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家长的娇纵和百依百顺,更加助长了幼儿的自私心理。如案例三中的奇奇,平时在家里,父母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最好的东西总是先留给他,所以他的心里从小就产生了独占“好东西”的意识。 (二)个人因素
早期儿童在思考问题时,一切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皮亚杰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中心,认为7岁以前的儿童,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化的倾向。孩子的自我意识刚刚形成,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提高其分享意识。如案例一中,静静拿到积木就觉得是归属于自己的,当别人“侵犯”她的物品时,她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 (三)成人教育因素
在案例二中,作为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性,但由于对分享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刻,欠缺了对幼儿的具体指导。从表面上看,虽然兰兰达到了老师的要求,把橡皮泥借给了星星,但并没有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意愿,没有真正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四)环境因素
独生子女在家中的玩伴本来就很少,加上父母工作繁忙,很少带孩子与同龄幼儿交往,导致孩子的交往能力普遍较差。孩子到了幼儿园大集体环境中,其在家庭中的优越感逐渐消失,如何与同伴分享便成为了他们交往的难题。 三、帮助幼儿寻找分享的快乐 (一)用故事感化幼儿的分享认知
要形成分享意识,首先便要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在幼儿间、师生间建立起互相信赖的亲密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听故事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因此,我们将日常生活中有关分享和助人为乐的内容编入故事中,让幼儿在欣赏、讨论和理解故事的同时,明白分享的道理,懂得分享的方法。例如,教师给幼儿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正面引导幼儿理解好东西要互相分享,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并愿意主动和他人分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理解、讨论和表演故事,让幼儿得到亲身体验,进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假如自己遇到类似事情,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从幼儿的情感体验中不难发现,幼儿已有了初步的分享言行,会在言行中自然地流露出关心与被关心、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从而产生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的愿望。
(二)用游戏创造幼儿的分享机会
在游戏中,幼儿的自我意识会随着角色发生迁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最爱参与的游戏活动,激发他们的分享兴趣,培养其合作能力。
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创造性游戏具有群体性,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幼儿通过自己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共处、合作中学会分享。例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儿通过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等角色,相互配合,共同协商,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将分享活动融入体育游戏,能够让孩子在快乐的体育锻炼中学会分享方法,建构分享意识。例如,“抛接球”游戏需要一名幼儿负责抛球,另一名幼儿负责接球,是两名幼儿分享同一个球的过程,较好地提升了幼儿的分享意识。教师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利用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如“猜猜我是谁”“占圈”“抬轿子”等,帮助孩子们互相了解,互相分享,增进友谊。 (三)用环境营造幼儿的分享氛围
环境是不说话的教师,它能引导孩子朝着所暗示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环境,潛移默化地帮助幼儿树立分享意识,形成分享行为,如在活动室的墙壁上张贴有关幼儿分享、互助等方面的图片,在阅读区投放有关同伴分享、互助等方面的图书,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区域中特别设置一个分享区,请幼儿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书本、手工作品或玩具等放入其中,然后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分享我的玩具、我的书本等,并评选出每日的“分享之星”,将其照片张贴在区域中以示鼓励。如此,既让幼儿体验到了分享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又进一步强化和内化了他们的分享意识,促使其将分享意识逐步过渡为分享行为。 (四)用榜样激发幼儿的分享动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喜爱模仿,而同伴则是他们重要的模仿对象。在幼儿中树立爱分享的形象,通过积极评价和鼓励等方式,激发其他幼儿学习模仿的热情。例如,当看到一名幼儿产生分享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对其竖起大拇指或发放小红花,固化其已有的分享意识,从而不自觉地把分享当成一种本能。同时,其他幼儿也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学习他人的分享行为。
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那些愿意分享的幼儿与较“自私”的幼儿一起游戏,以“分享”为表扬和鼓励的标准。慢慢地,那些得到老师多次表扬的幼儿就会成为同伴羡慕的榜样,在他们的示范下,那些较“自私”的幼儿的分享意识就会被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