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4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项选择及解析
必修3 1」百家争鸣
1. (2016 ?广州商二检测)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为L':其主要内容是
()
①“仁者爱人”②“克己复礼\\
A. ①? C.①③
B.?@ ③ D.②③
【解析】选A。“敬鬼神而远之”虽是孔子的思敬但不属于“仁”和“礼”的范畴?其他组合 项符合史实、故选A。 【补偿训练】
1. 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丈中说:“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 命
中注定是嵌于菜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毎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 发展和自我实現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B. 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 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 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解析】选D。A “仁”和“礼”是儒学的核心观点,儒学也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但在本 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 “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 一 句,强调了个人的身份地位,体现了对秩序的重视和维护,但同时又强调个人发展的内在可 能,B、C不能全面体现材料的观点,故选D。
2?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A.
C.因材施教
)
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D.有教无类
【解析】选C。材料中孔子的意思是说:“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 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许质或道徳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离的学问或道理”, 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故应选C。
2. (2016 ?潍坊爲二检测)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 他
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A.
C广无为而治\
君主意志 B广爱人\之心
D.礼乐规范
【解析】选D。孔子主张使用礼乐制度使人的行为、道德达到规范,故D与題意相符。
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治理社会的方案。儒家方案的主要特点是
()
A. 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 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 以伦理道徳规范社会 D. 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解析】选C。在治国问題上,儒家学派主张“仁”“仁政”,实行“徳治”。据此可知,儒家方 案的主要特点是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拓展延伸】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⑴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路线。 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艾箱神。
(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現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 能
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⑶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 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4. 《全球通史》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
徳准则和*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其中“儒家学说的道徳准则''不会出现在(
A.
C.《论语》
)
《春秋》 B.《尚书》
D.《道德经》
【解析】选D。《道德经》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观点,与题目中 的信息“儒家学说”不符。故本题应选D。 【补偿训练】
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广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 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 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
)
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逸B。题干给出的道理是坏事能变成好事.具有辩证法思想,而道家创始人老子具有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5. (2016?上海鬲考)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
A.
C.循环史观
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D.英雄史观
【解析】选A。材料中韩非对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评述,认为上古讲求道徳,中世讲求智慧, 现实(春秋战国时期)讲求气力。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进步.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 的及映。故选A。
必修3 1.2汉代儒学
1. (2016 ?浙江4月选考真题)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
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A.
C.墨家思想
)
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D.儒家思想
【解析】选B。提取材料中的关械信息“无为而无不为也\ 符合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故选B。
2. (2016 ?唐山鬲二测试)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A. 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 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 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長,天将降灾祸于他
【解析】选D。“天人感应”即天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而“仁政”的含狡则是强调爱护百姓、 强调百姓的作用,二者能联系是来的选项只有D。
【深化点拨】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对先秦儒学的否定,而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3. 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內容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
伸天二据此对董仲舒新儒学理解全面的是( )
A?新儒学强调维护思想统一进而维护政治统一 B. 新儒学强调制约皇权的重要性
C. 新儒学糅合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 D. 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解析】选D。材料文字“道之大原出于天”指道(规律)来源于天,反映了天命的政治思想与 政治秩序是统一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是指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屈君而伸天” 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错误,上天就会降灾害来警告.D表述能完整 反映董仲舒的思想意图.D表述正确。A、B、C祁只从某个角度阐释?表述都不完整,均排除。 故选D。
4.
(2016?东北师大附中商二检测)董仲舒认为:“仁之
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 极之仁也“。这说明了董仲舒将儒学( )
A.神学化
B.世俗化
C.政治化
D.思辨化
【解析】选A。根据材料“仁之美者在于天” “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得出董仲舒将儒 家的思想与天相联系,体现了神学化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未提及儒学思想与世俗的关系,故 B緒误;董仲舒的“罢础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体现了政治化,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宋明理学 是儒学的思辨化阶段,故D错误。
必修3 1.3宋明理学
1.(2016 ?成都鬲二检测)柳宗元说:“浮屠(佛教)诫.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誠乐之,
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当时
()
A.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霜 B. 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触合 D. 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选C。柳宗元认为佛“不与孔子异道\ 语》合”,即佛教是不应排斥的。所谓“合”,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佛家之戒律与儒家之礼狡 相近,二是释氏重孝,更是与儒家相通。只有C符合題意,故选Co
2?儒家学派产生后,通过不斷吸收其他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斷发展、更新。儒学曽经向
哪些思想派别学习( )
①法家 ②阴阳五行家
③道教
A.
④佛教
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④
【解析】选C。注意題千中“曾经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西汉时期董仲野糅合道家、法家、 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了儒家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之中汲取了有 益的内容。
3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二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
【解析】选Co “理学”是一种唯心主艾思想,可排除A. B:D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思想 主张。
4「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英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 能伤
人,虽三尺童子英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明() A.心外无理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格物致知
【解析】选D。因田夫曾受过虎伤,即有过被虎伤的经历,因而他得出的结论属“格物”所致。
5. (2016 -上海离考)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
渠那得淸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置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
A.孔孟思想 C.两汉经学
B.黄老学说 D.宋明理学
【解析】选Do这是宋代儒学大师朱長的一首诗歌.意思是水渠中存在清水是因为源头有活 水注入,符合理学“格物致知”的求知过程,富有哲理。对比儒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宋明理学符 合这一时代特征。故选D。
6 ?如果向陆九渊请教做学问的方法,他的回答应是( A.尚学,学以致用 C.注重内心的涵养功夫
B.学习前人的经验与心得 D.注重实践,致良知
)
【解析】选C。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创者,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 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7 ?南宋思想家朱熹和F击九渊在鹅湖寺会上相遇,两个思想家就关于°’理\的认识和治学方法发
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你认为这二人的主要分歧是( )
鹅湖之会
A. 是否继承和保留儒家思想的问题 B. 唯扬主艾和唯心主狡之争 C. 探究获取“理'‘的途径方法问题 D. 是否保留理学思想中封建伦理道徳的问题
【解析】选C。程朱理学僞电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即通过对外扬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
“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 德修养,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因此正确选项为C。
&(2016 ?黄冈商二检测)南宋朱熹与明代王守仁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
A. 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 人的基性或美徳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 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解析】选Bo本題主要考查理学与心学的知识.A和C只是心学的观点Q只是理学的观点。
B表述符合两者共同观点?故正确选项是Bo
必修3 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2016 ?济宁商二检测)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 必
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厂其主张体现出(
A. 反对道学已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B. 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C.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到思想领域
)
D. 不斷壮大的市民阶层对世俗文化的强烈需求
【解析】选Co材料及映的是李贽对孔子的权威地位的否定,表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反对理 学,不能说反对道学成为思想界的主张.故A错误:明清吋期儒学仍占主导地位,故B错误;材料 中李槪体现出
反传统的特点,这是因为明淸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思想活跃?故C正确;材料 中未体现世俗文化的发展?故D错误。
2. (2016?江苏高考)明末思想家李槪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
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
【解析】选C。材料中的李贽“剃光头发留着长须,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丿攵女弟子”等 行为只能说明他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因此C正确。A. B. D都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
3. (2016 ?广州鬲二检测)黄宗羲说广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蕖,给口耳之求,不顾
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狡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冷居此推论,他们都 主张()
A.改革科举制度 C.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
B. “经世致用,学以济世\D.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解析】选B。二者反对当时儒学家不联系实际,可知二者都主张重視现实问题,学有所用,即 主张经世致用思想,故B正确。
4. 韩非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 A. 都为当时社会所不容 B. 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 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 D. 都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
【解析】选(2。战国时期.争霸战争频繁,韩非主张君主专制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明 淸之际■封建制度渐趙衷落,资本主狡萌芽出现,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也体现了当吋社会变革 的要求。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