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出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适用范围的。
(2)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防火分隔、防烟排烟、安全疏散、建筑构件耐火等设计时,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特殊使用功能的。
【下列情况不应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
(1)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
(2)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
(3)居住建筑。
(4)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歌舞娱乐游艺场所。
(5)室内净高小于8.0m的丙、丁、戊类厂房和丙、丁、戊类仓库。
(6)甲、乙类厂房、甲、乙类仓库,可燃液体、气体储存设施及其他易燃、易爆工程或场所。
2.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基本程序】
(1)确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用途、建筑设计的适用标准。
(2)确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
(3)确定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体目标。
(4)进行性能化防火试设计和评估验证。
(5)修改、完善设计,并进一步评估验证,确定性能是否满足所确定的消防安全目标。
(6)编制设计说明与分析报告,提交审查与批准。
【设计步骤】
性能化设计过程可分成若干的过程,各步骤相互联系,并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其步骤主要包括:(1)确定工程范围;(2)确定总体目标;(3)确定设计目标;(4)建立性能判定标准;(5)建
立设定火灾情景;(6)建立试设计;(7)评估试设计及性能指标判定;(8)选定最终设计方案;(9)完成报告编写设计文件。
区域消防安全评估
区域消防安全评估原则
评估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内容
1、分析区域范围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
2、对评估单元进行定性及定量分级,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系统。
3、对区域的火灾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
4、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及规划建议。
评估范围
整个区域范围内存在火灾危险的社会面、建筑群和交通路网。
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流程
1、信息采集
在明确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内容基础上,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重点收集与区域安全相关的信息。
2、风险识别
火灾风险源一般分为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1)客观因素包括:气象因素引起火灾、电气引起火灾、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灾。
(2)人为因素包括:用火不慎引起火灾、不安全吸烟引起火灾、人为纵火。
3、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可选择以下几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结构。
(1)一级指标:一般包括火灾危险源、区域基础信息、消防力水平和社会面防控能力等。
(2)二级指标:一般包括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灭火救援能力、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灾害抵御能力等。
(3)三级指标:一般包括易燃易爆危险品、燃气管网密度、加油加气站密度、电气火灾、用火不慎、放火致灾、吸烟不慎、温度、湿度、风力、雷电、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
4、风险分析与计算
火灾风险分级和火灾等级的对应关系为:
(1)极高风险/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高风险/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中风险/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5、确定评估结论
6、风险控制
烟气流动与控制
1、烟气流动的驱动作用
(1)烟囱效应:由于温度较高而使内部空气的密度比外界小,便产生了使气体向上运动的浮力,导致气体自然向上运动,这一现象就是烟囱效应。当外界温度较高时,则在建筑物中的竖井内存在向下的空气流动,这也是烟囱效应,可称之为逆向烟囱效应。
(2)浮力作用:着火区产生的高温烟气由于其密度降低而具有浮力,浮力的作用及其影响会随着与火区之间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3)气体热膨胀作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会使气体明显膨胀并引起气体运动。
(4)外部风向作用:风朝着建筑物吹过来会在建筑物的迎风侧产生较高的滞止压力,会使建筑物内的烟气向下风方向流动。
(5)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许多现代建筑都安装有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HVAC),火灾过程中,HAVC能够迅速传送烟气。加速了烟气的蔓延,同时可能将大量新鲜空气输入火区,促进火势发展。
2、烟气流动分析
(1)火羽流:在火灾中,火源上方的火焰及燃烧生成的烟气通常称为火羽流。
(2)顶棚射流:顶棚射流是一种半无限的重力分层流,当烟气在水平顶棚下积累到一定厚度时,它便发生水平流动的发展过程。
(3)大空间窗口羽流:从墙壁上的开口(如门、窗等)流出而进入其他开放空间中的烟流通常被称为“窗口羽流”。
人员疏散分析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人员疏散分析
1、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
(1)人员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心理上的因素、生理上的因素、人员现场状态因素、人员社会关系因素等。
(2)外在环境影响因素:外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建筑物的空间几何形状、建筑功能布局以及建筑内具备的防火条件等因素。
(3)环境变化影响因素:火灾时现场环境条件势必要发生变化,从而对人员疏散造成影响。
(4)救援和应急组织影响因素:火灾时自救和外部救援和组织能力也会对安全疏散产生影响。
2、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目的及性能判定标准
(1)目的:通过计算可用疏散时间(ASET)和必需疏散时间(RSET),从而判定人员在建筑物内的疏散过程是否安全。
(2)性能判定标准:可用疏散时间(ASET)必须大于必需疏散时间(RSET),其中必需疏散时间按火灾报警时间、人员的疏散预动时间和人员从开始疏散至到达安全地点的行动时间之和。
3、常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简介
4、人员疏散安全性评估
在人员疏散的安全评估中,关于建筑内的消防安全性能判定的主要原则是:在建筑某火灾危险区域内发生火灾时,如人的可用疏散时间(ASET)足以超过必需疏散时间(RSET),即ASET>RSET,则建筑疏散设计方案可行;否则需对该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直至其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整理(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