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赵伟
【期刊名称】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卷),期】2016(000)017 【总页数】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家与地域之间的原有的界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更加的密切,全球文化不自觉地呈现出相互渗透、多元并存发展的局面。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群体,如何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树立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的问题。
当前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特点
“多元”主要指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多元文化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各国、各民族之间尊重彼此文化的差异性,由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发展形成。多元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文化是随着经济、政治、科技的全球化而来的产物,文化在各国间或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是具有双向性的。它意味着本民族文化可以通过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和融合,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原有的地域和模式,走向世界获得世界各国人们的认同和接受。
要想融入多元文化潮流,必须需要更加开放、更加开阔的文化视野,在开放的环境氛围中交流、碰撞、融合发展,主动的参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积极广泛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并向世界各国充分展现并传播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文化的多样性。多民族共存的社会形态导致了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文化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几千年的民族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始终是各民族多种文化交流、融合、创新、共存的巧淀,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进步。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方面。不同的种族、民族其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尘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差异性。
文化的平等性。文化多元反对种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不平等,强调各文化间没有优越性之分,文化主体要承认并尊重文化么间的差异性。在文化交往中,各种文化没有优劣贵贱之分,都应该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有文化都具有独立的平等的民族身份象征、性质和不可替代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除此之外,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吸收其他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传承性。各个国家及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各国家、各民族与外來文化进行交流时,需要立足于本土的文化又要放眼世界,与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地融合发展,达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目标。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发展中,既要坚持传统又要有创新性,注重传统的沿袭的同时创新思维,达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与问题
多元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丰富我国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文化冲突与问题。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较弱。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创新精神和个体意识。当代的大学生社会时代感极强,主张尊重个性、人
格独立、表现自我等意识。但是当代大学生有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逐渐的减弱。更多的大学生只是为了张扬自己个性,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并没有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当做自己的责任,没有将自己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
爱国意识存在偏差。当代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的认识上存在某些偏差和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停留在抽象的说教上,缺乏现实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多的只是空有一个爱国主义的口号。
在“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一些自认为爱国的青年偏执的认为砸日本车、砸售卖日货的商店就是自己的爱国行为,这种意识上的偏激不但没有表现出爱国精神,而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混乱,损坏了我国的利益和安全。虽然大学生的行为并没有那些人偏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些非理性的情绪,与社会现实有较大脱离。
社会意识观念淡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来对于“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和反思。有些人好心扶老人却落到反被讹的下场,此后每次出现老人摔倒的事情人们都不敢轻易去扶,甚至有些事故发生后会选择视而不见。这不只是人们独善其身的意识变化,也显示了整个社会风气和道德的扭曲。
政治信仰出现问题。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在现代化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会产生一些疑问和怀疑。大学生缺乏对国家发展中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信念理想也有一些偏差,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民族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