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探讨
杜利月
【摘 要】@@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基础课与药剂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等应用学科之间有承前启后的相互联系作用,主要讲授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新药途径与方法等.由于药物种类多、结构复杂、知识点繁琐,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每位教师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就几年的教学经验,作如下探讨.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2(010)005 【总页数】2
【关键词】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基础课与药剂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等应用学科之间有承前启后的相互联系作用,主要讲授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新药途径与方法等。由于药物种类多、结构复杂、知识点繁琐,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每位教师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就几年的教学经验,作如下探讨。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精彩起来[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药物化学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的将这些内容讲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学得轻松一些,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
精彩起来。
1.1 讲述药物故事药物化学应该以代表药物的掌握来带动一类药物的学习,而几乎每一个代表药物的发现背后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将这些药物发现的历史,穿插到教学内容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了解药物的发现过程,加深对药物的印象,鼓励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比如在讲硝酸甘油时,硝酸甘油是意大利青年化学家苏布雷罗发现并制备的,为了研制这种治疗心脏病的良药,他险些断送了性命,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爆炸后,迫使苏布雷罗不敢再试下去了,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一种治心脏病的良药,怎么会爆炸呢?这样一来,化学界人士提起硝酸甘油,便大有谈虎色变之势,许多化学家把硝酸甘油视为禁区。但有一位瑞典化学家却不以为然。这就是发明炸药的诺贝尔。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化学治疗药的新纪元。磺胺类药物是由多马克做了无数次试验最终发现的。而他的第一位病人,就是他的女儿。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真正起作用的有效基团是4-氨基苯磺酰胺,从而发现了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在讲降血脂药他汀类药物时,可引入“拜斯亭事件”,讲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可引入青霉素的发现,在讲四环素类抗生素时,可引入“梅花K”假药事件等等,通过这些药物故事,使学生产生极大兴趣,更好的促进学习。
1.2 讲述案例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与某药物结合紧密的案例,通过案例,设置情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比如,在讲抗组胺药时,可以这样讲解,王某,40岁,是一位卡车司机,由于花粉过敏,来药店买药,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如果你是药剂师你给他推荐氯苯那敏、赛庚啶、西替利嗪哪种药,并说明你的理由[2]。氯苯那敏、赛庚啶是第一类抗组胺药,
具有镇静的副作用,容易使人产生疲倦,而西替利嗪是第二类抗组胺药,所以西替利嗪较好。通过这样一个案例,设置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两代抗组胺药的结构、性质更容易理解。
1.3 现场演示实验通过现场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药物的性质。比如在讲到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时,可以现场演示它的水解实验,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并让学生闻一下有没有醋酸的臭气。老师可以带着实验用品到教室,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 改革教学方法
适应知识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药物化学改革的主题。通过改革,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教学形式,以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将药化信息多角度、多层次呈现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老师“启”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授课方法,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讲解局麻药这一章时,首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麻醉药主要用于外科手术中,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在没有发现麻醉药之前外科医生做手术是如何进行的呢?启发学生思考,通过一个图片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麻醉药物的重要性,从而为顺利讲解本章内容做好铺垫。在讲解青霉素时,笔者提出问题,青霉素为什么不能口服?为什么在注射之前得做皮试?为什么青霉素具有耐药性?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历过或者是听说过的,所以一下子就会产生极大地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