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中所蕴含的“仕”与“隐”
一、李白诗词中的入仕渴望
李白从来没有掩饰过关于入仕的渴望,他少年求学,遍访诸侯,渴望将自己的才华展示于世,从而获得能够伯乐的赏识并实现自己的人生和仕途抱负。他的人生规划是先成为为像管仲那样的贤臣,辅佐君主创下一番伟业,待功成名就之后再如范蠡一般游遍天下湖海。这种入仕的渴求常常会在他的诗词中得以体现,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等等。
(一)盛唐时期文人入仕的大背景
李白所处的时代是唐朝比较繁荣的时期,无论从政治环境还是从文化传播来说,这一时期的唐朝思想空前解放、文化传播比较广泛、政治局面非常明朗,因此诞生了一批文采卓越的、才华横溢的文士,再加上科举制度的日趋完善,更是为这些胸有抱负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理想的重要途径。
除了当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同样影响着李白入仕思想的形成。我国古代的文人历来有建功立业和流芳百世的人生奋斗目标,他们渴望将自己的热情和才华奉献给自己的君主和国家,因此大部分文人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能够中举并得到官职。
但是当文人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和君主的通知思想不一致时,
他们往往会受到当权者的打压,一部分士人会因为荣华富贵等等诸多原因屈服于封建君主的权利之下,但是另外一部分有着较高道义思想的士人则面两难,在“入仕”与“隐世”之间犹豫不定。
(二)礼李白入仕的特殊性
与其他人相比较而言,李白有着更加强烈的入仕愿望,这种愿望首先表现在对于官职的高低智商,李白有着一种易于常人的清高和骄傲感,这种思想不允许他像王维和杜甫一样从底层做起,屈居人下来取得上级的赞赏,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走科举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白曾在早期四处拜谒,他渴望有人将他介绍给皇帝,从而由布衣一跃升为帝王之师,正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李白对于官职的渴望只有一个,就是能够起到辅弼作用的宰相。虽然这种理想有些超现实主义,但是李白却不这么认为,他对自己的才华相当自信,曾书:“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支箭,未射鲁连书”。
其次,李白对于入仕的渴望还表现在他的坚持不懈上。盛唐虽然给了文人更多的入仕机会,但是能够实现自身远大抱负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的理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被逐渐消失,从而向无比残酷的现实低头。但是李白却没有,直到他早已不在年轻体壮,甚至多病缠身,仍旧做出了生命之中的最后一搏,却不幸病逝涂县,空留有一首《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引后人唏
嘘。
(三)李白入仕的原因
李白有着近乎于执着的入仕理想,除了有当时盛唐的社会风气影响之外,还与李白的家庭影响和个人性格有关。关于李白的家世,后人有着诸多的揣测,综合其中能够考证的说法,能够确定的一点是,李白的家世极为显赫,甚至与当时的皇族有所关联。但是无论从李白的出生地和成长地来看,这些经历与一个王族子孙的成长轨迹并不符合,因此可以看出,李白虽然与当时的皇族同行,祖上也有可能是显赫的王族,但是到了李白这一代,家族败落,世事变迁。根据这些情景来看,李白心中定然存有着振兴家族的伟大理想,这与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和“十五读奇书,作赋凌相如”的教育相一致,又有“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的豪情壮志。良好的教育和家族的重担都决定了李白超于常人的入仕理想。
性格同样是李白坚持入仕的有一大重要原因,李白的性格洒脱,不被世俗所羁绊,可以用浪漫主义这一形容词来定义其性格特点。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的性格决定了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时也塑造了其顽强不屈的意志,因此同样是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李白的入仕之心仍旧不减如出。 二、李白诗词中的隐世 (一)李白诗词中的待仕之隐
从李白的整个人生轨迹来看,他追求入仕的道路可谓一波多
折、无比艰辛,长期的怀才不遇很难抑制住其忧国忧民和自我感慨的情感流露,因此李白在一些诗词中表达了他想要隐世的思想,这些诗词有的描绘了田园风关和山水风情,有的表现了把酒言欢和不醉不归。但是从李白的特点来分析,虽然未来的希望渺茫,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仕途之路,所以李白的“隐世”更多地是为了再一次的“入仕”。盛唐时期,统治者对于隐士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和尊重,因此一些隐士会受到朝廷的特殊召唤入朝为官,李白的隐世行动正是建立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上的。比如,李白在《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一诗的最后写道:“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表现的意思就是如果自己能够得到主人(王司马和阎正字)的推荐,就会放弃隐逸的打算,像姜太公一样尽心辅佐皇帝。年轻时的李白把隐世当做是一种入仕的手段,但是经历了长期的磨难和挫折,晚期的李白仍旧应用这样的手段。比如他在《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中以管仲自比,借典故来抒发自己等待时期的情感,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立刻去建功立业。 (二)李白诗词中的避人之隐
许多文人在积极入世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政治见解,从而会获得官职之后会积极的向君主献计献策。但是自古以来,在文学上成就极高的贤士往往会感到曲高和寡,因为他们的政治见解并不为君主所采纳,他们的政治理想是实现尧舜式的理想社会,但是君主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必然不会实施人人平等
的政治政策,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与当权者发生意见上的不合,当理想遇到权利,溃败的当然是比较弱小的一方了。对于李白而言,他能够认识到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局势动荡,并积极献策,但是当自己的见解不被采纳时,这种机遇使其萌生了“避人之隐”。李白在《送蔡山人》一文中就写道:“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从这一句中就能够窥见李白隐世的原因,是被当权者所抛弃了,又如《古风》一文中,李白以“凤凰”自比,以“群鸡”暗语朝廷之中的大臣,表明了自己被排挤的状态和不得不隐世的境遇。 (三)李白聊以自慰的“心隐”
李白在为数甚多的诗词中都曾书写了远去仙游的场景,人们根据这些诗词中涉及道教的语句为其冠上了“道教徒”的名号,就连杜甫也曾写下“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的诗词来送给李白,李白自身也曾承认这一身份:“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但是,这些看似求仙问道的行为,不过是李白想要聊以自慰的方法而已,他既没有认真钻研过有关道教的相关书籍,也没有真正地炼火烧丹,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同时也是一个暂时避世的说辞罢了。比如在《北山独酌寄韦六》一诗中,就表明了自己隐世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不问世间俗事,一味真心向道,而是将道教放在心中,不被隐世的形式所束缚。这种隐世的形态看似与庄子的”心隐“一致,但是诗词的字里行间中却所表现出了一种内心忧郁的情感,这与庄子豁达和淡然的心境截然相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心隐“不过
是为自己无法实现抱负所寻找的一种托词和排遣郁闷的一种方法。 三、结语
我们或许不能理解放荡不羁的李白为何一生都在坚持入仕的理想不放弃,但是他的教育和出身能够给我们一个较为明朗的豁达。而他在诗词中所勾勒出的一幅幅美好的画卷,都不过一味清高的他为了隐藏自己世俗愿望的方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