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伯一一12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山城逾千近百里, 岸层。 舟风翻雪洒
11. 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
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Z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屮的嚣 1T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鲍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秋水》。其屮,以鲍鹏的 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 鲍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12. 本诗与必修三《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名句名篇默写(6分)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屮的空缺部分。(6分) (1) 《登高》中 ________ 和《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 两句都使用了 叠音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更有助于营造秋季凄凉的氛圉,表达诗人 内心的悲苦。
(2) 《劝学》中「 ___________ ”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代的原 因「 __________ ”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3) 《过秦论》中运用比喻形彖生动的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反应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C (本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盲、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 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 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和曲解诗意等角度设 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C项,□鲍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 为《庄子.秋水》\错,应是出自《庄子?逍遥游》。故选C)
12. 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2分)
异:但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 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鲍鹏之志。(2分)
《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必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2分)
【解析】本题考核比较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要仔细 阅读题干,把握答题方向,明确是对比分析全诗还是诗中的某一联或某一句的 思想感情。其次认真读诗,判定诗歌的情感类别,选用准确的情感词语概括。 接着抓住诗中透露诗人感情的词语,抓住诗中的抒情句.议论句。最后答题要 点要全面有条理,结合具体诗句指出两首诗歌情感的异同。作答时,首先要对 题干进行全面解读:本诗与《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相比,分析情感异同。其意思是两首诗情感对比,而不是某一联情感对比。本 诗^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意为留
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 而《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意为作者悲叹秋色感叹常年漂泊在外,“艰难 苦恨繁霜鬓\又结合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 相互争夺地盘的背景可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渐 增多,便可看出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但是,本诗中,诗人在 尾联中喊出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鲍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的豪情, 可见诗人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鲍鹏之志;而《登高》前四句写景,紧 扣秋天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围绕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 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由此可见《登高》则更侧重于年 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其在尾联仍深为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生病后 戒酒伤怀,透露出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 13. (1)无边落木萧萧下,枫叶荻花秋瑟瑟 (2) 用心一也,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 (3) 天下云集响应,贏粮而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