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8高考语文现代诗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言知识梳理

编稿:梁婧 审稿:王 娜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主张; 3、学习文章论证手法,感受四位作者的雄辩精神。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孟子》长于譬喻,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长于辩论,气势浩然是《孟子》重要的风格特征。 荀子与《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凭人倾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他与孟子一样,也肯定人人都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善成圣,只是成善成圣的途径与孟子所说不同。他不是强调尽心知性,而是强调学习、积累,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晚年弃官著书,后人编为《荀子》。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前26篇为荀子所著,后6篇为其门人弟子所记。《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的艺术风格。 贾谊

(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

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韩愈

(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谥号文,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论

一种论文文体,《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前者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后者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字词汇总 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不过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5、虽有槁暴 “有”通“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 “暴”通“曝”,晒 6、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弯曲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8、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9、约从离衡 “衡”通“横”,连横 10、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 11、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1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 一词多义

1、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 密、细密 2、一

若合一契 一起 其致一也 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一觞一咏 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悟言一室之内 数词,一 3、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快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锋利的 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丢失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遗漏、忽略 5、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量、计算 6、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之不解/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7、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吾师道也/不耻相师/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从师学习 8、无

圣人无常师 没有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 无论 9、道

有碑仆道 路,道路 何可胜道也哉 说,讲 10、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灭亡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下,向上、向下

席卷、包举、囊括 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南取、东割、西举、北收 南、东、西、北,向南、东、西、北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内、南,在国内、向南

天下云集响应 云、响,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 景,像影子一样 (2)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鼓,敲鼓、击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食,穿、吃 树之以桑 树,种植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疑惑 糊涂

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从师学习 (3)名词使动用法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来朝 (4)名词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以……为师 2、 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动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弱,变小,变弱 (2)形容词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弱 以愚黔首 愚,使……愚蠢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弯,使……弯曲 (3)形容词名用

其曲中规 曲,弯曲的弧度 是故圣益圣,愚愈愚 愚(第一),愚笨的人 3、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生者、死者 追亡逐北 亡,逃走的人 (2)动词使动用法

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輮,使……弯曲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争斗 约从离衡 离,使……离散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漂,使……漂起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使……退却

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使……灭亡 古今异义词

1、金就砺则利

金 古义:金属制品 今义:黄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 古义:寄放,托身 今义:付托,寄寓 4、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因为思想明月停留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5、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喻帝王得力的助手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7、吾从而师之

从而 古义:动词“从”与连词“而” 今义:连词,表示目的或者结果 8、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9、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 古义:不一定 今义:没有必要 重点虚词

1、于

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到 移其民于河东 比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跟、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以

把 申之以孝悌之义 按照 斧斤以时入山林 因为 以五十步笑百步 用 王好战,请以战喻 3、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指知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古之学者,必有师 的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标志 4、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做……的手段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表原因 重点语句 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省略句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不拘于时,学于余 宾语前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8高考语文现代诗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3

文言知识梳理编稿:梁婧审稿:王娜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主张;3、学习文章论证手法,感受四位作者的雄辩精神。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孟子与《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31bc7gzit23x6i11fyp2nsft0iv0l00r3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