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r/音添加石化现象之探究
/-r/音添加现象指的是英语单词拼写中没有出现字母r,在不应该发/r/音时却发出的语音误读现象,课题组通过设计考查语料,对300名大学生和30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r/音添加现象在中国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并屡纠不止。本文依据语言石化现象和中介语等相关理论,对这一现象追根溯源,并寻求解决措施,以期有效防止大学生英语语音的石化现象。 1 理论支持 1.1 石化现象
学生英语口语中经常且反复出现的这种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被称为“石化(fossilization)”。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有时出现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永久地成为一个人说或写一种语言的方式。发音、词汇用法和语法的各个方面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会成为固定或僵化。发音特征的僵化造成了一个人的异国腔调。 1.2 中介语
依据Selinker(1972)的观点,在学习者的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存在一种中介语。中介语不仅是学习者在某一时间点构建起来的内在体系,还是标志着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取得进步的彼此联系
的一系列体系,即:中介语连续体(continuum)。在此过程中,非目标语形式固定于中介语,亦即产生石化现象。?Ellis (1994:353)指出,有理由相信,在语言的某些方面(例如:音系学),初始点也许是母语,中介语也许是至少部分是一种重建的连续体。 1.3 中介语的构建过程
Selinker确立了解释二语习得中五个重要的认知过程:(1)语言的迁移;(2)训练的迁移;(3)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4)第二语言的交流策略;(5)对目标语语言材料的过度概括。 2 导致/-r/音添加石化的原因 2.1语言迁移
调查访谈中,有9名学生把/-r/音添加的问题归因于母语。因为普通话中“小孩”等经常儿化,所以在读单词 “idea”时,他们会很自然地念成 / ai'di?#?r /。鉴于此,我们认为,母语的负迁移对/-r/音添加石化现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训练迁移
调查显示,教师被试者的/-r/音添加误读比率是19. 33%。有2名教师表示为了成功纠正/-r/音添加的语误,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另有4名教师坦言已经注意到该语误,但还不能杜绝它;而约两成的学生反映老师就是这样发音的,可见,就/-r/音添加现象而言,教师在训练学生发音过程中起到了消极作用。 2.3过度概括
概括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所经历的一个过
程。适度的概括是有益的,过度概括则会导致错误的假想。约七成的被试者表示更喜欢美式发音。
美式发音和英式发音存在诸多差别,/r/音是其中之一,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显然对此只有很模糊的概念。他们知道美国人把 “here” 念成 /hi?#?r/ 等时,就会把 “idea” 念成 /ai'di?#?r/,看来,过度概括理论可以解释此类错误了。 2.4交际反馈
人们也许会发现,语言错误有时并不妨碍交流。教师尤其是外籍教师,因为不想挫败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很少指出学生们所犯的/-r/音添加的错误。结果石化现象就产生了。 3结语
英语学习者应进行适度的概括,而决不应对任何一个规则过度概括。同时也应尽量摆脱来自母语的负面影响。英语教师而言,应牢记/r/音的发音规则,并努力完善发音;要在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的同时,纠正他们的语音错误;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强化学生对标准发音的认识。
石化可分为两大类:短暂石化和永久石化。短暂石化也称固化(stabilization)。就/-r/音添加现象而言,我们可将之归为永久石化现象,因为这种错误太普遍太稳定了;也可将之归为固化,因为毕竟确有成功改正的范例。我们倾向于将/-r/音添加归为固化现象,以期给予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教师以希望。我们也确信,在师生不懈的努力下,/-r/音添加现象会越来越少。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编号SKL_2007_982 注释
? 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 Selinker, L.Interlanguage[M].IRAL. 1972.10:209~231.
? 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