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5.面包发霉了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填空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
第1页/共8页
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长了 ,与其他的生物一样,它的生长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也需要 。
(2)食物通常在 和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2.判断题。
(1)面包的一角发霉了,只要将发霉部分切掉,剩下的还是可以食用
第2页/共8页
的。 ( )
(2)食物在霉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 是( )
(3)温度很低的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 ( )
(4)为了观察霉菌的形状,可以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上,再盖 上( )
(5)在观察腐烂食物的时候,应用手拿着闻一闻它并做记录。 ( ) 3.选择题。
(1)如图所示,面包长毛,有异味是因为上面生长了( )。 A.细菌 B.霉菌 C.寄生虫
(2)将三块相同的面包分别放在以下三种环境中,最容易发霉的是( )。
A低温、干燥 B.温暖、湿润 C.温暖、干燥
(3)把第一块面包放在干燥、常温的地方,把第二块面包放在潮湿、常温的地方,
是为了研究( )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第3页/共8页
绝对不能食用的。
盖玻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的味道